說也奇怪,李福仁勤苦,一世只曉得苦干,偏兒子們均不像他的種。先說安春,長得甚是雄壯威武,若干年前參軍去了,兩年后回來。李福仁原想著種地添個幫手,誰曉得安春卻鄙夷道:“休叫我干農活,我那戰(zhàn)友的父親在縣里當官,答應遲早會給我弄個差使?!苯K日在家閑著,吃了睡,睡了閑逛,被李福仁催促得實在不行了,才去割割稻子什么的幫一下手,卻也拙笨得很,還理直氣壯說道:“說了我不是當農民的料,你還不信!”李福仁嘆罵不已。常氏卻勸道:“孩子有志氣,許是以后有官做的,你也別為難他了。”李福仁道:“做官也要勤快人,他能做官,你把我頭砍了!”常氏道:“你卻不信,我們家孩子長得就跟其他孩子不一般,興許要高出一截。”安春有了母親撐腰,更是自信得很,時不時要了車錢,說是去縣里找戰(zhàn)友跑路。去了回來,說東扯西,希望閃爍,只道這一趟沒白去。如此周而復始,一兩年有余,差使還是不見影子,卻見多識廣,口若懸河,與村頭李平安的大女兒清河好上了。那清河因讀了幾年書,白白胖胖,在家閑呆著,能讀些才子佳人小說,與別的農家女子自不一樣,高的不成低的看不上眼,卻被安春一番口才加一表人才給唬住了。常氏見兒子雖沒撈著差使,卻撈了一門媳婦,也高興,叫媒人去提了親,把頭門媳婦娶回家了?;楹笊伺畠?,安春卻還一樣,只扯嘴皮子糊弄日子,李福仁便下了決心,讓他分了家,自個兒打理生活去。那安春從來都是做了三分說到十分的人,沒了依賴,自己養(yǎng)家糊口頗為難,好似圈養(yǎng)大了再放養(yǎng)的豬,時不時來常氏兜里周轉一二。
再說三春,人最聰明,去縣里十中念了初中,寄宿在校,每周拿了米錢去,一次不落。到了高中,有一日回來卻對常氏道:“我不想再念書了?!辟囋诩依锊蛔吡?。常氏不知兒子何出此言,捎了話去縣里問三春的姑姑,姑姑去學校一打聽,三春已經半個學期沒來上課了,學校聯(lián)系家長也不曾聯(lián)系到。常氏問三春去做了些甚,三春知道謊言揭破,仍從容道:“這讀書太苦了,我是在縣里耍去了,可你要知道,如今書讀得再好,上了大學也不管用了?!背J系溃骸叭绾尾还苡??”三春道:“你忘啦,去年有大學生來我們村當乞丐,以后上了大學都不管用了,還不如找其他法子賺錢?!痹瓉砣ツ甏_實有一個衣裳又臟又破的大學生,背了個包,戴著黑框眼鏡,不知怎么的流落到村里,跪在路上討飯吃,說已經兩天沒食物落肚了。村中人沒見過這樣大學生的,圍了過來觀看,有好心人讓他吃了飯,又問他來路。那大學生有點癲狂,說話顛三倒四。因本地人講方言鳥語,有讀過書或者走南闖北的才聽得懂普通話。問了許久,加上揣測,才知道他從北京來的,參加了學生運動,政府不允許,一路逃了過來。誰也不敢收留他,交了村民主任,那主任有覺悟,當夜叫了車送到鎮(zhèn)上派出所去。因村里沒有出過大學生,眾人均唏噓不已,引為一大新聞。
常氏道:“我知你說這些是糊弄我的,讀大學沒用,可是有文化能識字總有用,講好普通話才能走南闖北?!比旱溃骸拔易忠呀泴W夠了,寫信什么的都能應付,普通話也夠用,老師說現在外面都在改革開放,當書呆子最沒出息?!背J弦娙鸿F心不念了,也不勉強,依了。李福仁自己不識字,對讀書的事一竅不通,更沒有意見。三春樂得在家耍,李福仁讓他干農活,他推托道:“我是讀過書的,將來指定干快活的事,你叫我下地,那不是很賤嗎!”李福仁罵道:“這個小畜生,送去念了這么多年書,就學個推三托四的理論!”自此也覺得三春是不成器的,失望透頂。常氏倒總能夠左右逢源,道:“不去也罷,既然他干不成農活,學點手藝也好?!彼偷芥?zhèn)上一家?guī)煾的抢飳W木工。斷斷續(xù)續(xù)學了一年,說成了成了,可以單干了。常氏狠了心,給他買了一套工具,大幾十塊,花的都是二春在廣東做工的錢。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可你一個雛崽,也沒做過像樣的活,誰家造房子或打家具愿意把木工給你攬著?都是請老師傅的。沒活兒,三春也不著急,樂得清閑,常氏要是感慨了,三春便道:“不是我不做,沒活我怎么做,總不能將自家厝拆了再裝一遍?你能幫我攬到活兒,我便做!”常氏便留意誰家有木工活,就主動邀道:“我那三春,到鎮(zhèn)里學了一手好活,又買了一套锃亮锃亮工具,如今在家閑著,要不來你家做?!比思叶紤溃骸耙呀浖s了某某老師傅了,要是活兒緊人手不夠再叫你哩!”因此偶爾有去給人家大師傅幫幫工,只能賺一頓飯和香煙的錢。村里又有一老師傅,人稱神雕,專門雕塑木頭神像,栩栩如生,諸多宮廟的活兒多在這里做。常氏去神雕那兒打聽了,回來對三春道:“何不去給神雕做幫手,可以長做,他那活忙不過來?!比夯鼐吹溃骸敖o那老不死的做幫手?他干的活多土呀,你別把你兒子當土包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