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墻雖然擋住滔滔洪水,卻沒能擋住比洪水更加兇惡的日本鬼子。
當時中國民族工業(yè)剛剛起步,外國商品鋪天蓋地而來,尤其是被稱作“東洋貨”的日本紡織品大舉進攻中國市場,一度形成壟斷之勢。日商資金充裕,采用先進的紡織機器,產品質優(yōu)價廉,很快把國產紗布逼入絕境,許多紗廠紛紛宣告破產倒閉。
張松樵的抗日戰(zhàn)爭由此而起。
早在清朝末年,洋務派主帥張之洞在湖北創(chuàng)辦紗、布、絲、麻四局,開中國近代紡織工業(yè)之先河。張松樵曾在其官辦紗局任主管(廠長),他最早悟出商戰(zhàn)之道其實就是質量之戰(zhàn),說到底是科技之戰(zhàn),所以他從創(chuàng)辦裕華紗廠之初就把目光鎖定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歐美紡織工業(yè)。
民國十年(1921年),張松樵力排眾議,決定斥巨資購買英國最負盛名的“布拉特”牌紡機。當時英國名牌紡機價格比日本紡機足足高出一倍,且附有種種壟斷供貨的苛刻條件。許多人對此不理解,他們說張先生您何必非貴不買呢?難道您樂意花冤枉錢嗎?張松樵耐心向他們解釋說:東洋人模仿歐美人,所以東洋人是學生,他們的技術始終只是二流。我們不能圖便宜向學生學習,而要直接向老師學習。
為此他高薪聘請歐洲留洋歸來的留學生擔任技師,廣攬人才,工廠開辦短訓班,聘請洋工程師前來授課,老板同員工一樣老老實實做學生。他還立下許多廠規(guī),比如無論工人還是職員,進廠須經定期培訓,考試不合格者辭退;上工后仍須月月考核,考核不合格者辭退。他自己身體力行,將技術人員尊為上賓,一時間學習和鉆研技術在工廠蔚為風氣。
父親告訴我,武漢地區(qū)氣候炎熱潮濕,那個年代沒有空調,英國紡機落戶武漢水土不服,對產品質量影響很大。張松樵請來專家會診,摸索對洋機器進行本土化改造,后來他們加裝一種可以人工調控的蒸汽噴嘴,有效解決了棉紗斷頭的質量問題。生產實踐使張松樵大徹大悟,他認識到一切舶來品須經消化吸收,決不能照搬硬套或者“食洋不化”。他為此組織技師對生產流程進行全面改造,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當時裕華紗廠的競爭對手除了國內同行,主要是日本人開辦的“東洋布行”(紡織廠)。建廠之初張松樵便做出一個深謀遠慮的決定,在進口英國機器的同時購買部分日本設備和配件,由于有了采購機器的正當理由,張松樵就能親自前往上海和青島的日本工廠進行實地考察。這樣一來,他不僅摸清對手底細,還順手“牽”回不少寶貴的生產技術和經驗。后來他又與中間商“泰華洋行”合作,于民國十二年(1924年)分兩批派遣得力助手肖老大等十多人前往日本留學,身份是“商業(yè)研修生”,專攻紡織技術和營銷策略。只是后來裕華紗廠全面崛起名聲大噪,如夢初醒的日本人這才連忙撕毀合同,中止與其簽訂的合作計劃,但是為時已晚。
張松樵獨到的經營策略和戰(zhàn)略眼光由此可見一斑。
至抗戰(zhàn)爆發(fā)前夕的1936年,武漢裕華紗廠的主力產品“紅賽馬”、“綠賽馬” 棉紗和“萬年青” 棉布均為當時國內家喻戶曉的國貨名牌,質量全面趕超東洋貨,產品遠銷華北、華南、西南以及南洋群島各國。國產紡織工業(yè)迅速崛起,國產紗、布的市場份額逐年上升,已經對東洋產品形成優(yōu)勢,而裕華紗廠也從建廠之初的一萬紗錠擴展到四萬五千紗錠,布機五百臺,工人達二千四百余人,生產規(guī)模名列當時湖北省私營紗廠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