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培基為緩和會場氣氛,示意秘書吳瀛發(fā)言。吳瀛說:“故宮文物數(shù)以萬計,怎么遷移?遷到哪里去?實在是個大難題?!?/p>
易培基說:“今天只是討論一下要不要遷,至于怎么遷、遷到何處,我也沒有考慮好?!?/p>
“我看這個問題不是我們所能定的,應(yīng)當(dāng)向上級請示才行?!币恢睕]有開腔的文獻館館長張繼說話了,他是個老資格的國民黨元老級人物。
“那我們也要有個意見和方案才行,否則拿什么向上面請示?”易培基顯然不太滿意張繼的話。見張繼不再吭聲,他轉(zhuǎn)而用緩和的語氣說,“這的確是件大事,請大
家都發(fā)表意見,暢所欲言?!?/p>
與馬衡同為古物館副館長的徐森玉說:“我同意先作個方案上報,有備無患,未雨綢繆。至于是否實施、何時實施,當(dāng)審時度勢,看形勢發(fā)展再決?!?/p>
圖書館館長袁蘊禮、文獻館副館長沈兼士先后發(fā)言,表示贊同古物遷移。
易培基看大家都發(fā)了言,便小結(jié)道:“我是贊同故宮文物遷移的,不過,今天會上還定不下來。會后,由宗侗起草個遷移方案上報國民政府。政府批了才能實施。在政府沒有批準(zhǔn)同意之前,此事一定要保密?!?/p>
李宗侗很快就把文物遷移報告寫了出來,交易院長閱后便呈報了國府。
國府的批令下得很快,但言辭模棱兩可:“交行政院同軍事委員會核辦?!?/p>
這個批令,在易培基、馬衡他們看來,就是基本同意故宮文物從北平遷移出去了,不過還要增加“核辦”這一道手續(xù)。
而那時,軍事委員會戰(zhàn)事都管不過來,哪里管得上這類事,只有走行政院同意這條路了。于是,易培基又派李宗侗奔赴南京,向代理行政院長宋子文當(dāng)面匯報。
李宗侗到南京后拿著易培基的信直奔行政院,拜見宋子文。
宋子文再忙,易培基的面子還是要給的。見到宋子文,李宗侗自我介紹道:“宋院長,我是故宮博物院秘書長李宗侗,受易培基院長之托前來拜訪您。”
“哦?”宋子文抬頭道,“這幾年培基很少找我嘛,有什么事???”
“是關(guān)于故宮博物院的事?!?/p>
“哦?!彼巫游南袷怯兴系?,“我猜也是。培基兄對故宮博物院是情有獨鐘,加官晉爵一概不受,專事故宮,文人情結(jié)難以割舍吶?!?/p>
“是啊。不過,院長您也是文人吶?!?/p>
“哈哈,那不能與培基比。子文、子文,半個文人。不過,我對文物倒是有所喜好?!?/p>
“我們早有所聞?!崩钭诙毕牍ЬS他一下。
哪知宋子文聞言頗為慍怒,狐疑地問:“你們所聽到的,就是說我宋子文接受人家贈送的《中秋帖》、《伯遠帖》吧?那純粹是謠傳,我是拿來欣賞欣賞而已,當(dāng)即就退還給人家啦!”
李宗侗知道自己失言了,犯了宋子文的忌諱,連忙道:“那完全是惡意中傷!文人雅事,自古而然。只有那些胸?zé)o點墨的人,才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p>
李宗侗這么一說,宋子文轉(zhuǎn)怒為喜,笑道:“畢竟是文人,心有靈犀一點通嘛,你們理解就好、理解就好?!?/p>
李宗侗的好口才此時正派上用場:“我們這些小文人,希望的就是宋院長這樣的大人物懂文化、愛文化,這樣才會理解我們、支持我們。所以,我們就找您來了。”
“你挺會說話嘛!不兜圈子了,你說吧,培基找我什么事?”
“請問院長,國府關(guān)于故宮博物院的批示您看到了嗎?”
“沒有啊,我剛從外地回來,一大堆文件還沒來得及看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