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十七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在給軍委的電報中,認為不宜對錦西立即發(fā)動攻擊,而應先集中力量解決長春突圍之敵。理由是:錦西方向的敵人不敢單獨向錦州靠近,必等廖耀湘到達相當位置之后才可能前進;而留著錦西之敵不打,就可以一直誘使廖耀湘兵團繼續(xù)南下,使他們距離沈陽更遠。如果廖耀湘堅持不動,就向錦西之敵佯攻,目的還是誘使廖耀湘大膽前進,一直把他引到打虎山、溝幫子、錦州一線,再將其分割圍殲。而在這期間,先把長春解決了。
當天傍晚,毛澤東致電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和譚政,提出:“先打錦西,后打葫蘆島,爭取十一月前完成奪取錦、葫任務?!泵珴蓶|的分析是:如果開始攻擊錦西和葫蘆島,廖耀湘兵團就有可能增援,于是就不能在十一月港口未封凍前從營口撤退。只要廖耀湘兵團不撤,打完錦西和葫蘆島之后,再回頭慢慢將其吃掉。當然,如果蔣介石不顧一切要將主力從陸路撤退,顯然更應該迅速攻占錦西、葫蘆島、山海關、唐山一線。毛澤東最關心的是時間,他詢問林彪:“錦州作戰(zhàn)我軍傷亡及繳獲情形,你們覺得打錦、葫有何困難,僅休整十五天能否作戰(zhàn),均望告。”之后,毛澤東又補充道:“如你們能于兩星期內(nèi),完成休整及攻錦、葫的準備工作,于長(長春)、沈(沈陽)剛剛會合之際,即發(fā)起攻錦、葫,必出蔣、衛(wèi)意料之外,若你們能以十五天左右時間攻克錦西,則沈陽增援必難趕到。”
十八日,長春守軍第六十軍起義之事已經(jīng)明朗,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立即致電中央軍委,告知部隊已經(jīng)開始進行攻擊錦西和葫蘆島的偵察與準備。中央軍委回電,再次強調(diào)了迅速派出部隊置于沈陽與營口之間的重要性:
我們所最擔心的是沈敵從營口撤退向華中增援。據(jù)悉蔣介石在天津征集五萬噸輪船,似是準備十一月從營口撤兵……假如蔣、衛(wèi)利用你們打錦、葫的時機,迅速全軍退至營口據(jù)守,利用海道運糧接濟,然后逐步運向津榆(天津至山海關)或華中,則有使你們無法阻止之虞。我們不知道你們部隊是否可以利用蔣、衛(wèi)躊躇不決之時,很迅速地攻下錦、葫,然后迅速以主力回圍沈陽。即使如此,攻錦、葫總需相當時間,而營口方面全無守備。因此,提議在日內(nèi)長春解決后(第六十軍起義)除留幾個獨立師監(jiān)視鄭洞國及新七軍[假定該部反正的話]外,攻長各縱及幾個獨立師應迅速全部南下位于沈陽、營口之間。時間應在十一月上旬,過遲則無保障。并須以一個縱隊控制營口,構(gòu)筑堅守陣地,阻絕海上與陸地的聯(lián)系,使蔣、衛(wèi)不敢走營口。即使他們走營口,我可先行抗擊,以待主力到達聚殲……
十九日,戰(zhàn)場態(tài)勢出現(xiàn)了新的情況:由于廖耀湘命令第七十一軍迅速占領黑山地區(qū),而塔山方向的國民黨軍依舊在試圖突破阻擊線向錦州推進,這似乎說明蔣介石并沒有將東北的國民黨軍從海路撤退的意圖,而是仍然堅持著從東、西兩面向錦州夾擊的作戰(zhàn)計劃,于是,林彪有了新的戰(zhàn)役設想:
……如沈陽之敵仍繼續(xù)向錦州前進時,則等敵再前進一步后再向敵進攻;但有若干征候敵不再前進,或有向沈陽撤退轉(zhuǎn)向營口撤退的象征時,則我軍立即迅速包圍彰武、新立屯兩處敵人,以各個擊破方法,將新一、新三、新六、七十一、四十九軍全部殲滅,使之不能退回新民、沈陽和退至營口……
林彪的理由是:部隊攻擊錦西,須在沒有任何遮蔽的海岸“與敵十二個師作戰(zhàn)”,海岸的狹窄地帶不利于部隊展開,且敵人在那里已經(jīng)筑有堅固工事,“戰(zhàn)斗不能很快解決”。而如果這時候廖耀湘兵團趁機攻打錦州,則會使我軍“既打不下錦西,又未能消滅向錦州前進的敵人,則對我不利”。
當天下午,中央軍委回電,同意東北野戰(zhàn)軍改變先打錦西和葫蘆島的計劃:“如果長春事件(第六十軍起義)之后,蔣、衛(wèi)仍不變更錦葫沈陽兩路向你們尋戰(zhàn)的方針,那就是很有利的,在此種情形下,你們采取誘敵深入打大殲滅戰(zhàn)的方針甚為正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