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jié) 英國人的禮品(15)

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 作者:張宏杰


皇帝總結(jié)說:“現(xiàn)今內(nèi)府所制儀器,精巧高大者,盡有此類……至其所稱奇異之物,只覺視等平常耳?!?/p>

英國使團還有一樣殺手锏。這就是英國馬車。

中國馬車幾千年來一直沒有大的變化。由于車輪是木制的,座位位于輪軸上方,人正好坐在重心上,又沒有彈簧等減震設(shè)備,因此乘客飽受顛簸之苦。坐上幾十里路,往往困頓不可言狀。

英國人馬上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發(fā)現(xiàn),甚至皇帝坐的馬車也是一樣的不舒服:“皇帝轎后有一輛二輪成車,式樣笨重,又無彈簧座位,同中國的普通馬車相差無幾……同英國贈送的舒適、輕便、華麗的馬車比較起來,上下懸殊簡直無法比擬。”(《英使謁見乾隆紀(jì)實》)

而中國人乘坐英國馬車的感受也讓他們信心大增。斯當(dāng)東寫道:“特使在這段路上乘坐從英國帶來的馬車。從北京到韃靼區(qū)這條路上,這樣規(guī)模的大馬車,大概首次遇到。特使有時約請幾位同行的中國官員進到車來同坐一起。中國官員最初怕車身太高,容易傾覆,特使告訴他們絕對安全。他們坐在車上,看到各種靈巧設(shè)計,嘗試到舒服的彈簧座位,可以隨意開關(guān)的玻璃窗和百葉窗,車子走得又穩(wěn)又快,他們樂不可支?!?/p>

如果說科技知識缺陷使皇帝無法理解英國科技儀器的過人之處,那么他的屁股總能感受到西洋馬車的舒服吧?

不料,事實證明這是又一個可笑的一廂情愿。英國人“進貢”的兩輛有彈簧減震設(shè)備的馬車,根本沒有被乾隆看見。因為車子的形制不合中國規(guī)矩:

所有禮物當(dāng)中,那輛哈切特制作的漂亮馬車最叫中國人傷腦筋了。京城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光是車上哪一部分是供皇帝乘坐的就讓他們爭執(zhí)不休了。那輛冬天用的馬車馭座篷罩帶有漂亮的花邊,裝飾著玫瑰垂飾。它華麗的外表和高聳的位置讓大多數(shù)人立即認(rèn)定這是皇帝的座位。但是車廂之內(nèi)該由誰坐就難以判斷了。他們檢視了窗戶、百葉簾、帷幄,最終得出了結(jié)論,那只能是給他的嬪妃坐的了。那個老太監(jiān)跑來問我,聽說那個漂亮的高座是給車夫坐的,皇帝的座位在車廂里面,他面帶譏笑地問道,難道我認(rèn)為大皇帝會容忍有人坐得比他還高,把背沖向他嗎?他想知道,我們有沒有辦法把那個馭座拆下來,移到車廂的后面去。(《我看乾隆盛世》)

原來,西式馬車車夫的座位位居車廂的前面且高高在上,車夫背對皇帝,不合中國的禮制,只好將這輛車“束之高閣”。

這件事很容易讓人想到乾隆的重孫子媳婦慈禧時發(fā)生的另一件事:1898年,外國人送給太后一輛德國杜依爾汽車公司生產(chǎn)的第一代奔馳轎車。從普通人角度分析,這大奔至少要比馬拉的轎車減震性能好,也要比人抬的鳳輦減少顛簸感。然而,史料記載慈禧對這輛大奔并不滿意。因為這輛車?yán)?,司機坐在太后的前面,這讓慈禧很掃興。因而僅僅坐了一次,就被慈禧棄而不用了。從那時起,這輛大奔就一直停在頤和園內(nèi)。據(jù)說在“文革”動亂期間被砸爛后扔進了廢品堆。

十一

對禮品的失望加重了皇帝對英國人的反感。他認(rèn)為自己受了“矜大其辭”的英國人的騙了。

而馬戛爾尼偏偏選擇了這個時候通過和珅向皇帝提出了英國的幾項主要要求。

見到馬戛爾尼的這封信,皇帝才明白了英國使團的主要目的,原來并非是慶祝他的生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