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城大逃難(6)

朝鮮戰(zhàn)爭 作者:王樹增


可是這一次,遠東空軍從一開始就遇上了麻煩。先是起飛的轟炸機因為天氣的惡劣和夜色太黑,在漢城以北根本尋找不到北朝鮮人民軍的坦克縱隊,于是載著炸彈穿過日本海上空厚厚的云層又飛了回來。接著,當(dāng)遠東空軍的飛機再次起飛飛抵朝鮮時,半島上空濃云密布,轟炸機第二次無功而返。

麥克阿瑟對空軍的表現(xiàn)怒火萬丈。他在電話里對帕特里奇說,必須盡快使用空軍,不然南朝鮮陸軍就完了!麥克阿瑟的參謀長愛德華·阿爾蒙德少將對帕特里奇說得更明確:要不惜一切代價,把美國的炸彈扔在朝鮮,不管準(zhǔn)確與否。換句話說,不管炸彈是扔在北朝鮮士兵頭上還是南朝鮮士兵頭上,只要把炸彈扔下去!

第二天,偵察機飛行員布賴斯·波駕駛RF-8○A偵察機首先起飛,他終于看見朝鮮半島上空天晴了。于是,遠東空軍的大批飛機開始升空。這是B-26轟炸機最倒霉的一天。當(dāng)它們向三八線附近的鐵路和公路扔炸彈的時候,北朝鮮軍隊的地面防空火力出乎意料地猛烈,幾乎每一架B-26都被打中。其中的一架迫降在漢城附近的水原機場上,另外一架受損嚴重的飛機雖然返回了日本基地,但已經(jīng)徹底報廢了。最悲慘的是,一架被打得千瘡百孔的B-26在日本蘆屋機場迫降時一頭栽到地面上,機上所有人員全部喪命。F-8○戰(zhàn)斗機的損傷比轟炸機輕一些,但是由于從日本機場到朝鮮戰(zhàn)場的距離幾乎是這種飛機活動半徑的極限,所以飛行員都在提心吊膽地作戰(zhàn),以免稍不留神就回不了家了。他們在漢城以北的公路上發(fā)現(xiàn)了長龍般的坦克和卡車隊伍,他們真的“不管準(zhǔn)確與否”就開始了攻擊。“長達八十公里的公路上火光沖天”。遭到南朝鮮第一師師長白善燁咒罵的是B-29轟炸機。這種被稱為“空中堡壘”的戰(zhàn)略轟炸機本來在純粹的戰(zhàn)術(shù)支援行動中不該出動,但在麥克阿瑟的堅持下還是出動了四架。四架巨大的轟炸機上的機組人員采取的是一種極端的方式——只要發(fā)現(xiàn)地面上有目標(biāo),不管是一堆士兵還是一隊坦克,也不管是敵方還是友方,拿他們的話講:“只要看上去值得轟炸,就扔炸彈?!苯Y(jié)果,沿著漢城北邊的公路和與公路平行的鐵路飛行的B-29轟炸機把攜帶的絕大部分炸彈扔在了向南撤退的南朝鮮士兵頭上。連遠東空軍的參謀人員都覺得這樣使用戰(zhàn)略轟炸機“很奇怪”,但無奈“麥克阿瑟將軍要求最大限度地顯示美國空軍的力量”。

就在李承晚逃跑的那天夜里,北朝鮮人民軍的一支先鋒部隊第三師九團已經(jīng)連同坦克一起突入到漢城的東北角。南朝鮮軍依據(jù)城市邊緣的一個個小山包還在抵抗。北朝鮮人民軍的飛機向漢城撒下傳單,要求南朝鮮方面立即投降。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七日晚,對于居住在漢城的人們來說是個地獄之夜。

驚慌失措的市民在廣播中聽見“政府和國會臨時遷往水原”的消息后,終于知道大難臨頭了。漢城市民扛著行李擁向火車站,所有往南開的火車都擠滿了逃難的人。擠不上去火車的,動用了自行車、牛車,有的干脆步行,百姓混雜在潰敗的軍隊中間向南逃散。據(jù)史料記載,那一天從漢城逃離的難民有四十萬之眾。

這一天,美國使館里也亂成一團。穆喬大使本來抱著一線希望,認為“即使共產(chǎn)黨占領(lǐng)漢城,也能宣布使館人員有外交豁免權(quán)”,因此決心堅持到最后。但經(jīng)過向國內(nèi)請示,國務(wù)卿艾奇遜堅決反對,理由是“美國使館人員很可能會成為共產(chǎn)黨的人質(zhì)”。于是,穆喬決定逃離。槍炮聲越來越近,不時有南朝鮮士兵來報告說,北朝鮮軍隊隨時可能沖進漢城市區(qū)。使館人員慌忙把保險柜抬出來,開始在黑夜中燒掉他們認為所有不能落入共產(chǎn)黨之手的文件。燒文件的火光看上去好像是整個使館開始燃燒,這更增加了漢城市民們的恐懼。使館的安全人員開始炸毀密碼機。穆喬大使在與麥克阿瑟通電話,沒說幾句電話就斷了,原來使館人員用大鐵錘把電話交換機給砸了。最后,使館人員的家眷被送上一艘名為“倫霍爾特” 號的臨時征用船離開了南朝鮮海岸,而工作人員則登上飛機飛往東京。穆喬又回到大使館,他開出吉普車,想去尋找現(xiàn)在已不知在何方的南朝鮮政府。當(dāng)吉普車駛離大使館時,穆喬回頭看了一眼,美國的國徽還掛在使館上。穆喬想到應(yīng)該摘下美國國徽,但已經(jīng)沒有時間了。令他想不到的是,北朝鮮軍隊占領(lǐng)漢城后,竟然對美國的國徽沒怎么在意。幾個星期后,當(dāng)穆喬隨著美國軍隊的進攻再次回到漢城時,國徽居然還在那里完好無損地懸掛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