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2)

大清相國 作者:王躍文


陳廷敬謝過明珠,敷衍道:“傅山先生是個游方道人,是位懸壺濟(jì)世的名醫(yī),他四處走走并不奇怪。他來京城找我,一則有同鄉(xiāng)之誼,二則讀書人之間總有些話說。說到謀逆之心,我在傅山先生身上看不出。他只是不愿行走仕途,可天下不想做官的讀書人何止一個傅山?”

明珠說:“廷敬,沒那么輕巧吧?傅山曾因謀反嫌疑入獄,只是查無實據(jù)才放了他。他是什么人,你我心知肚明。”

陳廷敬卻道:“正是查無實據(jù),就不能把罪名放在他身上,更不能因為我同他見了面就有罪了。國朝是講法度的。”

明珠搖頭道:“廷敬,你我之間說法度沒有用。傅山是什么人,先皇知道,太皇太后知道,朝中大臣也知道,天下讀書人都知道。廷敬,你在敷衍我。”

陳廷敬道:“既然你我心里明白,廷敬就說幾句真心話。朝廷對傅山這樣的讀書人與其防著忌著,不如說服他們,起用他們。只要多幾個傅山順了清朝,天下讀書人都會響應(yīng)的。梗著脖子不順清朝的讀書人,都是大有學(xué)問的??!”

明珠嘆息道:“廷敬,明珠也是讀過幾句書的人,明白馬上打天下,馬下治天下的道理。治天下,就得靠讀書人。先皇也正是如此做的??蓾M臣當(dāng)中,忌諱漢人的多著呢!您才看過先帝遺詔的,先帝為自己開列一罪,就是重用讀書的漢臣!先帝不這么說,難服滿臣的心!”

陳廷敬道:“廷敬佩服明珠大人見識。人不分滿漢,地不分南北,都是清朝??!”

明珠說:“這個道理,先皇及太祖、太宗,都說過的。但朝政大事,得講究個因時、因勢、因人,不要太死腦筋了。廷敬,此時此刻,傅山是沾不得的!”

陳廷敬問道:“朝廷將如何處置傅山?”

明珠道:“傅山已逃離京城,這件事您就不要問了。”

陳廷敬猜想傅山只怕有難,心里暗自擔(dān)心。天知道像明珠這樣沒有穿官服的暗捕在京城里頭有多少!他正心里七上八下,明珠又道:“鰲拜大人可是您的恩人,您得記著?!?/p>

陳廷敬隱約聽說過這件事,只不知個中細(xì)節(jié)。明珠道:“索額圖父子當(dāng)年想要了你我的腦袋,去向莊親王交差。鰲大人巧妙說服皇上,才保住了你我性命。”

陳廷敬忙說:“我一直沒有機(jī)會謝過鰲拜大人。”莊親王放潑這件事叫外頭敷衍出來,簡直就是一出老王爺大鬧金鑾殿的戲文,陳廷敬早聽說過了。他不明白其中真假,但當(dāng)時他差點兒在夢里掉了性命,肯定就是事實了。

明珠又說:“索尼身為內(nèi)務(wù)府總管,如今又是首輔大臣,你我都得留點兒神啊!都太監(jiān)吳良輔先帝最是寵信,眨眼間就叫殺了?!?/p>

陳廷敬吃驚道:“內(nèi)監(jiān)干政,禍國殃民,前史可鑒。廷敬倒是聽說吳良輔做過很多壞事,他只怕死得不冤。可如今時局非常,有人想借機(jī)殺人的話,確實太容易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