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孩奇怪:“之前沒成男女朋友的時候,我們相處特別融洽,互相能體諒能理解,可為何一旦開始以戀人身份交往,反而鬧到不可開交?”
也有些女人不解:“沒離婚時,是天天鬧日日鬧,一旦離了婚,反而可以平心靜氣做朋友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
種種疑惑,都印證了一個心理學觀點:交往中,每當女人需要動用自己的性別角色而非社會角色時,她便會表現(xiàn)出令男人匪夷所思的任性。
換言之,女人可以在工作中大度、在友情中寬厚,但在愛情中,則注定會小氣。每一個愛情中的女人,都是“純女人”。
為什么女人會對“性別角色”和“社會角色”有如此大差別的反應?
想來,這跟女人的心理屬性和社會地位有關。
女人天生具有不安全感,是兩性關系中較弱勢的一方。
還別以為弱勢者,天生只能乖乖地等在一邊,靜等垂憐。對不少弱者而言,表達不安全感的方式恰恰是--進攻。
唯有挑起事端,才能夠打開僵局。
而有些女人愛跟男人鬧氣,潛意識只是希望鬧過之后,他能心感歉意、對她更好一些。
這就涉及到兩性領域中的一個關鍵詞--挑戰(zhàn)。
男人喜歡有挑戰(zhàn)性的女人。
女人喜歡挑戰(zhàn)男人。
男人喜歡更美更刺激更難到手的女人。
這源自男人的掠奪天性。不是得到獵物便是勝利,唯有獲得最優(yōu)獵物,才稱得上最佳獵手。
女人喜歡用任性、用折磨、用不講道理去挑戰(zhàn)男人的底線。
一次次試探,只是想摸清自己到底可以抓他抓到什么深度。
只是,當女人挑起事端、當女人拉開戰(zhàn)事,卻不見得人人都有這個能力熄火休戰(zhàn)。
一個總喊“開戰(zhàn)”的女人,會讓男人想當逃兵。
女人用“折磨”去愛一個男人。
男人用“愛”去折磨一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