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箴詔受湖南巡撫時,6歲的陳寅恪隨父母、祖父母寓長沙巡撫衙內。陳三立前夫人羅氏生長子衡恪后不幸病逝,繼室夫人俞氏生子隆恪、寅恪、方恪、登恪,女康晦、新午、怵余。寅恪出生時,祖母黃夫人以其在寅年,取名寅恪,恪字為兄弟間排行用字。寅恪在家族中排行第六,故晚侄輩又稱其為“六叔”。
陳寅恪大約五六歲即進入家塾蒙館就讀,延聘之塾師已不可考,所學除四書五經之類,另有算學、地理等現代知識。陳寶箴神秘死去那一年,三立攜家遷居金陵,除家塾外,還在家中創(chuàng)辦了一個現代化的思益學堂,延師教讀,時11歲的陳寅恪進入思益學堂接受教育。據陳衡恪女兒陳小從云:“自祖父挈家寄寓金陵,延聘西席外,在家里又辦了一所學堂。四書五經外還開有數學、英文、音樂、繪畫等課程,以及文體設備。這所學堂除了方便自己家中子弟外,親戚朋友家子弟也附學(如茅以升、茅以南兄弟等)。六叔和幾位叔叔都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打下他們對國學的基礎。另外,還具備良好的讀書條件:祖父藏書很豐富,六叔在他十幾歲以及后來自日本回國期間,他終日埋頭于浩如煙海的古籍以及佛書,等等,無不瀏覽。”【35】又說:“我父和六叔在出國前那段啟蒙教育都是延師在家教讀,先后所延聘教師有王伯沆(名瀣)、柳翼謀、蕭稚泉等。蕭兼為畫家,曾教過三位姑母學畫。當教師初到時,祖父常和他們約:第一,不打學生,第二,不背書。這和當時一般教師規(guī)范大不相同。所以父親和幾位叔叔都是在這種輕松活潑比較自由的氣氛中,度過了他們的蒙館生涯?!薄?6】陳小從所說的柳翼謀即后來在學界赫赫有名的國學大師柳詒徵,校長則是一代名儒陶遜(賓南),另有湘潭周大烈等宿儒為教席。學生除以上所列,另有俞氏舅家子弟、周馥之孫周叔弢,杭州朱子涵之子朱伯房,常熟宗白華等。其時學生們梳辮發(fā),穿制服,一派新式模樣。兩江總督張之洞駐金陵時,對陳三立創(chuàng)辦學堂深表贊許。繼張氏之后出任兩江總督的端方,慕其名聲,曾親到學堂視察,見學生們列隊敬禮,神清氣爽,模樣俊秀可愛,欣喜之下每人特贈文房四寶一份予以嘉獎。
正是這種家學淵源與私門授業(yè),使少年陳寅恪自幼熟習國學典籍,而新式學堂所傳授之地理、算學、英文、音樂、圖畫等現代知識,又博其思想,增其見識,拓其視野,為日后放洋游學,接受東西洋現代文明洗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陳寅恪晚年在“文革”中于中山大學第七次交代底稿說:“小時在家塾讀書,又從學于友人留日者學日文。”【37】自陳小從的回憶與陳氏本人的“交代”看,作為進士出身的文化名宿、同光體詩派的代表人物陳三立,對子女教育是經過深思熟慮和作了現代科學規(guī)劃的,宋代通儒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陳三立的心中占據重要位置,而為中國傳統文化延續(xù)血脈,則是這位進士出身的吏部主事骨血里流淌不息的因子。在創(chuàng)辦學堂的同時,陳三立已經萌發(fā)了送子赴日與歐美留學深造的構想。究其內情,陳寅恪在長大成人直至晚年,偶爾對相熟者提及,知之者甚少,而能對義寧陳氏一門文化淵源詳加分析者更是鳳毛麟角,只有梁啟超、吳宓、俞大維、傅斯年等少數幾人體會出個中況味。1945年,吳宓在撰寫《讀散原精舍詩筆記》時,曾言道:
先生一家三世,宓夙敬佩,尊之為中國近世之模范人家。蓋右銘公受知于曾文正公,右銘公之家世經歷,亦略同曾文正。為維新事業(yè)之前導及中心人物,而又湛深中國禮教,德行具有根本;故謀國施政,忠而不私,知通知變而不夸誣矜躁,為晚清大吏中之麟鳳。先生父子,秉清純之門風,學問識解,惟取其上,而無錦衣紈绔之習,所謂“文化之貴族”,非富貴人之驕奢荒淫。降及衡恪、寅恪一輩,猶然如此。誠所謂君子之澤也。先生少為“四公子”之一,佐父首行維新改革于湘中,坐是黜廢禁錮,而名益顯,望益高。所與交游唱和者,廣而眾。又皆一世之名士學人高才碩彥。故義寧陳氏一門,實握世運之樞軸,含時代之消息,而為中國文化與學術德教所托命者也。寅恪自謂少未勤讀,蓋實成于家學,淵孕有自。而寅恪之能有如斯造詣,其故略如宓以上所言,非偶然者也?!?8】
吳氏之說大體不差,陳寅恪正是懷揣中國文化學術德教之托命,放洋游學,開始了他尋求救世之道的漫長途程。
光緒二十八年(1902)春,留日風潮興起,13歲的陳寅恪隨長兄衡恪離金陵赴上海,以自費留學生的身份踏上了駛往日本的輪船。行前在上海旅館偶遇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此人本一介傳教之士,無職無權,但卻屬中國老百姓常說的“能人”一類。其人除了腦子靈活,善于投機鉆營,肚子里也確實有點干貨。憑著他的識見和鉆營機巧,在清末政壇上縱橫捭闔,左右逢源。戊戌變法之年,幾乎成了光緒皇帝的顧問,其譯著《泰西新史攬要》一度風行中國,傳誦一時,為知識界所廣泛矚目。李提摩太漢語甚好,見衡恪、寅恪兄弟欲赴東洋留學,遂用漢語與之交談,并謂:“君等世家子弟,能東游,甚善?!薄?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