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的治罰是一回事,彌三郎的實力是另一回事,何況他還有細川家以及大和國的僧侶集團筒井氏的支持。不過這一次,畠山義就學(xué)聰明了,他知道斬草除根的重要性,于是他在享德四年(1455)繼承家督后,就立刻正式討伐彌三郎,畠山義就沒想到一拳打出,卻打在了棉花上,筒井氏就像麥芽糖一樣死纏爛打,畠山義就打了四年沒搞定,而且打得郁悶不已。彌三郎的幕后支持者細川勝元本來對畠山義就搶位的事情感覺無奈,這時就乘機跳出來做和事佬,長祿三年(1459)再次取消幕府對彌三郎的治罰令。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彌三郎死了。
義就的對手不失時機地推出了又一個繼承人--彌三郎的弟弟畠山政長,這一推舉得到了細川勝元的默許,也得到了細川家的實力支持。而正在中國地區(qū)和四國與細川明爭暗斗的山名家,則暗中扶植畠山義就,所以,兩個畠山的背后都站著一大群粉絲助威團,他們摩拳擦掌,隨時準備親自上陣。
細川家首先動手了。寬正元年(1460),細川勝元利用將軍足利義政對畠山義就的不滿,通過幕府宣布畠山政長為畠山家家督。畠山義就當(dāng)然不干,到手的東西哪有交出來的道理。幕府將畠山義就的行為定性為抗命,由細川勝元主持討伐義就。
畠山義就是一員猛將,面對幕府、大和國的僧侶以及畠山政長的聯(lián)合軍,他能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展開對抗,雖然野戰(zhàn)不足,但守城有余。幕府軍和畠山政長合流,進攻畠山義就駐扎的岳山城。
這一打就打了三年,幕府軍內(nèi)部爾虞我詐,互相扯皮,尤其是細川家和名義上遵守幕府命令的山名家。而岳山城的地形很好,在金剛山麓,畠山義就依靠地形和源源不斷的糧草救濟,竟然一守就守了三年,這讓細川家感覺很沒面子。一直到寬正四年(1463),幕府軍攻克了岳山城,畠山義就棄城而去,瀟灑地走出了重重包圍。
寬正五年(1464),畠山政長正式接替畠山家督,同年接替細川勝元出任幕府管領(lǐng)。這一段兩畠山內(nèi)亂告一段落。在這次爭端中,作為幕府將軍的足利義政卻是任人擺布,毫無決斷力。而在長祿三年(1459),由于年初的大旱,加上關(guān)東的連綿戰(zhàn)亂以及畿內(nèi)地區(qū)發(fā)生的臺風(fēng),導(dǎo)致了日本當(dāng)年收成不足。特別是那場臺風(fēng),引發(fā)了京都附近的賀茂川泛濫,近畿地區(qū)災(zāi)民遍野,饑荒一直延續(xù)到寬正二年(1461)。這場長祿·寬正大饑饉更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矛盾。身為將軍的義政卻在此時沉迷藝術(shù),修建花之御所,無視局勢的惡劣。畠山義就和支持他的山名家也在暗中蓄力,準備反噬,這個機會很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