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因《摩登》發(fā)表了揭露蔣介石宋美齡政治婚姻內(nèi)幕的諷刺小說,田漢即被解職,南國藝術(shù)學院斷了財源,被迫停辦。從照相館到影片公司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戲”據(jù)《申報》副刊廣告欄,1896年8月10日的預告消息。,這是電影第一次在中國。此后十年,在上海、北京、天津、江蘇等地出現(xiàn)了一批放映外國紀錄影片的影戲院。一些新派人物萌發(fā)了拍攝電影的愿望。
最早嘗試在中國拍電影的是北京豐泰照相館創(chuàng)辦人--任景豐。任氏青年時代留學日本學習照相技術(shù),回國后在北京琉璃廠土地洞開設了豐泰照相館。1905年秋,豐泰照相館攝制了由平劇名伶譚容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以后又陸續(xù)拍攝了一些名角表演的武打、舞蹈和富于表情的戲劇片斷。這些無聲電影在北京大觀樓影戲園、吉祥戲院放映時,京城出現(xiàn)了“有萬人空巷來觀之勢”據(jù)《電影》周刊第14期,1938年12月7日的介紹。。
民國建立后,中國人開始拍攝故事影片。1913年,上海文化人鄭正秋與商人張石川等合組新民影片公司,借用美商亞細亞影戲公司的資金、器材和發(fā)行渠道,自行組織當時的新劇演員拍成《難夫難妻》、《老少易妻》、《風流和尚》、《滑稽愛情》等短片據(jù)《中國話劇運動五十年史料集》第1輯。。
1919年,南通文化人張謇、朱慶瀾等集資10萬圓,成立中國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20-1921年間完成了《海誓》、《紅粉骷髏》等長故事片攝制。上述拍片活動雖然以中國人名義進行,但均有外國人或公司參與。
完全由國人經(jīng)營的并具一定規(guī)模的電影制片機構(gòu),當自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始。該館于1918年派人赴美考察電影業(yè),影戲部中擁有攝影棚和全套制片設備,且資金充足,管理制度完善,所拍影片為“風景”“時事”“教育”“新劇”“古劇”五大類,前后歷時10年之久。
1922年,新劇界文化人鄭正秋、周劍云和一度參與交易所生意的張石川等人,決定投資電影事業(yè),籌備成立明星影片公司。他們欲通過電影來“補家庭教育暨社會教育之不久”參看《影戲雜志》第1卷第3號,1922年5月25日文章。以改良社會,何況“影戲潮流”有利可圖。明星影片公司就設在貴州路原大同交易所內(nèi),公司職員中不少是交易所倒閉后求職人員。明星公司拍攝了一批思想性、藝術(shù)性尚佳的作品,如《孤兒救祖記》、《玉梨魂》、《二八佳人》等。明星公司的成功,使社會上投資開設電影公司者日眾。
據(jù)1927年出版的《中華影業(yè)年鑒》統(tǒng)計,1925年前后,在上海、北京、天津、香港等地共有近40家攝制電影的公司,其余只不過掛牌而形同虛設的尚有一百多家。在這40家公司中,以大中華、百合、天一、長城、祚州、民新、聯(lián)華等公司為佼佼者。拍攝的片種有“黑幕片”、武俠神話片、古裝戲曲片、紀錄片等,既有《白芙蓉》、《東方夜譚》、《媚眼俠》、《盤絲洞》之類庸俗低劣之作,但也出現(xiàn)了《天涯歌女》、《故都春夢》、《難為了妹妹》等佳品。
民國初期電影公司林立,拍片甚多,原因是拍片成本不高,只要影片稍夠水準,就不難售出。以1926~1927年為例,那時底片45分錢1尺,副片2分錢1尺,洗一套拷貝約300銀圓。編導演員酬勞均低,女主角日工資4~7圓,或月支200圓,男演員更少,配角和臨時演員大多義務參加。所以拍一部片子僅需4000圓。電影市場以上海為主,影片在上海放映收入即可收回成本的1/2,加上發(fā)行到全國和海外的收入,盈利高達一倍以上。民國初期拍攝的電影很呆板,談不上什么鏡頭導演、技巧運用,只要把攝影機架好,鏡頭對準演戲的演員,固定不動,永遠是一個“遠景”,直到一盒200尺底片拍完為止。又因為是無聲片,不需錄音,演員表演時只要動嘴,不必出聲,技術(shù)很簡單。
1926年12月,美國的有聲電影傳入中國,各地大電影院紛紛改裝設備,放映有聲電影。20世紀20~30年代中國現(xiàn)代電影院
1927年,“美國商業(yè)部海外代表”有一份報告《中國的電影市場》刊載于美國《貿(mào)易信息公報》467期。提供了當時中國電影狀況的信息。這份報告提到:“中國目前有106家電影院,共68,000個座位。它們分布于18個大城市”主要是通商口岸,而在106家影院里面,上海占26家,也就是四分之一。1920年代最豪華的電影院是奧登(Odeon),有1420個座位,“底樓的座位按現(xiàn)代影院的風格來設計,包廂里則都是皮套座椅”。在上海,好座位總是在包廂里,便宜的在底樓。
1930 年美國商業(yè)部的《貿(mào)易信息公報》722期刊載一份《電影在中國》的報告,指出“歐美所有的大制片公司都在上海有代理和發(fā)行人”,還記錄了豪華影院的門票價,“從2角到3圓(合美金7分到1元)”。為了吸引上海的電影觀眾,“電影院幾乎用盡了所有的廣告策略,尤其是那些首輪影院。廣告的主要媒介是中外日報,在城市各處、電車和公共汽車上張貼的海報和宣傳畫,霓虹燈以及其他的電招牌,新片預告郵件”,再加上電影院出售的一系列電影雜志。在《良友》畫報上連載了好幾期的奧登影院的英文廣告上是這樣寫的:“奧登是東方最寬敞最華美的電影宮殿。完美的構(gòu)造和設計。一切為觀眾的舒適和健康著想。奧登首家為您提供最佳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