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民族中按慣例不許叫醒熟睡的人,因為他的靈魂出去了,還沒有來得及回來,因此,如果把他叫醒,他就要生病。假如實在必須把他叫醒,必須慢慢地叫醒他,好讓他的靈魂有時間趕回來。馬圖庫島[在大洋洲,斐濟群島中的一個島嶼。]上的一個斐濟人,在打盹的時候,被人踩了腳突然驚醒過來,靈魂未及返體,后來就大聲呼喊,召喚他的靈魂。他當時正做夢到通加遠游,突然驚醒后發(fā)現(xiàn)自己身在馬圖庫,使他非??只?。如果他的靈魂不能馬上渡海歸來,重返廬舍,死亡便迫在眉睫。要不是附近一位傳教士消除了他的恐慌,這個人大概要被嚇死的。
不過萬一一個人的靈魂要離開其身體,并不一定必須在熟睡時,醒時也可離去,于是他就會害病,精神恍惚,或死亡。澳大利亞伍龍杰里部族中有一個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因為他的靈魂離開了他的身體。一位男巫到處追索這個離魂,在它正要進入夕陽霞暉中去的時候,恰好把它攔腰捉住,那種霞暉實際是死者靈魂出入陰間時(正是太陽下山去休息的地方)放出來的。這位巫醫(yī)捉住了那個離魂以后,便放在鼬毛毯下帶回家來,親自躺到這位快要死的人的身下,把靈魂送進他體內(nèi),不一會兒,那人就活過來了。緬甸的卡仁人[緬甸南部和西南部的土人]總是關(guān)心他們的靈魂,恐怕因靈魂離體而死亡。如果有人恐怕自己的靈魂要走上這一步的話,就舉行一定的儀式來留住或召回靈魂。舉行儀式時全家人都必須參加。還得準備一頓飯食,內(nèi)容包括公雞、母雞、米飯和香蕉。家長拿著盛飯的飯碗在家常用的梯子頂端敲三下,說道:“卜-爾-羅(prrroo)!回來吧,靈魂,不要滯留在外面了。天如下雨,會把你淋濕;太陽出來,你會受熱;蚊蚋要叮你,水蛭要咬你,老虎要吃你,雷電要轟你。卜-爾-羅!回來吧,靈魂!你看家里多么安適呀,你會什么也不缺的?;貋戆?,坐在屋子里,不怕風吹浪打,安安逸逸地吃飯吧!”說完以后,全家人一起吃飯,飯后每人右腕系上一根經(jīng)術(shù)士念過咒的細繩,儀式就算結(jié)束。同樣,中國西南的倮鑼[指我國彝族]相信靈魂要離開有慢性病病人的身體。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就念一種精心準備好的禱文,呼喚靈魂的名字,要它從迷途的地方——山谷、水流、樹林、田野——回來。與此同時,還在門口放著杯碗,內(nèi)盛水、酒、米飯,供遠道跋涉歸來倦累的靈魂食用。儀式之后,在病人臂上系一根紅帶子拴住其靈魂,直到日久天長這根帶子自己朽壞掉落為止。
印度人中有這樣一個傳說故事:有一位國王,靈魂誤入一個婆羅門死者的身軀;國王的身軀則被一個駝背人的靈魂占據(jù)了。于是這個駝背人成了國王,國王則成了那個婆羅門。后來有人引誘這個駝背人顯示本領(lǐng),把他的靈魂引入一個死了的鸚鵡體內(nèi),這時,那國王的靈魂便乘機重新返回了自己的體內(nèi)。馬來人中也有類似的故事,不過具體情節(jié)略有不同而已。有位國王的靈魂不慎誤入一個猴子的體內(nèi),一位大臣機智地把自己的靈魂鉆進國王的體內(nèi),從而占有了王后和王位,那真正的國王卻在猴子的外形下在宮廷里受折磨。有一天那假國王觀看公羊抵角并且還下了很大賭注,不料他下賭金的那頭羊斗敗身亡了,用盡了各種辦法都不能使死羊復生,假王出于運動員競賽中特具的本能,使自己的靈魂進入了死羊體內(nèi),那羊終于復活了。那真國王的靈魂在猴子體內(nèi)發(fā)現(xiàn)了自己時機的到來,急中生智,立即撲進自己的體內(nèi),重新占有了自己的身體,那個篡位者的靈魂在公羊體內(nèi)得到了應得的被屠宰的下場。
靈魂離體,有時候并非自愿,而是受鬼魂、惡魔或巫術(shù)逼迫的。因此,如有出殯者經(jīng)過人家門口時,卡蘭人[緬甸南部和東南部的土人]總是用一種特制的繩子把他們的孩子拴在家中某個特殊的地方,直到出殯者走到遠處看不見時為止,以防孩子的靈魂離開自己身軀而誤入過路的死尸中去。而出殯者到了墳地,將死者尸體安放墓穴,未曾填土之前,家屬和親友環(huán)立墓穴四周,各持一根竹棍和拐杖,將竹棍放入墓穴,拖著拐杖離開,意思是向自己的靈魂指明這樣就可爬出墓穴。當向墓穴填土時,便將竹棍挪到別處,以免自己的靈魂因附在竹棍上也被埋葬了。送殯者離開墳地時,都帶著竹棍,祈求各人自己的靈魂隨他們一同回去?;厝サ穆飞?,每人帶三根用樹枝做成的鉤子,一路走著,不時地喊著讓自己的靈魂跟隨身后,回到家時,手拿鉤子作出鉤住靈魂的動作,然后把鉤子扔在地上。所有這些做法,都是為了防止自己的靈魂不要同亡人的靈魂羈留在一起。
人的靈魂被誘劫,常常歸因于魔鬼。中國人一般把人的昏厥和痙攣說成為喜愛抓活人靈魂的某些惡鬼之所為。在廈門,那些捉弄嬰兒和兒童的精靈都享有響亮的稱號:“跨坐駿馬飛駛的天神”“住在半天空的文曲星”。當一個嬰兒抽搐打滾時,驚慌失措的母親便趕緊跑到屋頂上,用一根竹竿把孩子的衣服綁在竹竿的一端,拿著它在屋頂上揮動,不斷地喊著:“某某某,我的孩子,回來吧,快回家來!”與此同時,家里另一個人在屋里敲著鑼,希望引起在外面迷路飄泊的魂魄注意,認出它熟悉的衣服而回到體內(nèi)。然后把衣服拿到孩子身邊或放在孩子身上,認為孩子的魂魄已經(jīng)附在衣上,如果孩子不死,肯定遲早會痊愈。同樣,一些印度人捉住人失去的魂魄放在靴子里,病人穿上這靴子,魂魄便復回體內(nèi)。
剛搬進新房子的人特別怕鬼。西里伯斯島上明納哈薩地方的阿爾福爾人在“暖宅”(即移入新居時舉行慶祝宴會)時都要請祭司來舉行一種儀式,期望使住入新宅的人靈魂安居體內(nèi)不因移入新居而游離在外。祭司在獻祭的地方懸掛一個袋子,然后查閱所有神的名單。神名極多,他得費一整夜的工夫不停地查閱,到第二天早上向這些神獻祭雞蛋和米飯,表示感謝。據(jù)信這時候所有住入這所新宅的人的靈魂都已被召集在那懸掛的袋子里了,祭司拿著那袋子,舉在這家家長的頭上,說道:“收回你的靈魂吧。”然后對靈魂說:“且待到明天再離去。”接著向這家主婦和其他成員逐個重復再說一遍。阿爾福爾人還有一種使病人靈魂復回體內(nèi)的辦法,就是用帶子兜著一個碗從窗口向窗外放下,像釣魚似的釣取病人失去的靈魂,直到釣著之后才提上來。另外,當祭司捉到病人失去的靈魂用布包著送回家中的時候,常常由一個女孩在前引路。她手里舉著一片大棕櫚樹葉遮著他和病人的靈魂,像打傘似的,以防萬一下雨淋濕了他們;同時祭司身后還跟著一個男人手持鋼刀不停地揮動,防止其他靈魂出于任何動機來搶去這個被捉回來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