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維拉科查的城堡

上帝的指紋 作者:(英)葛瑞姆·漢卡克


 

離開納斯卡幾天后,桑莎和我來到庫斯科城,前往科里坎查——前哥倫布時代供奉維拉科查的神廟。這座神廟當然早就不存在了,說準確點,是被埋在后來修建的幾層建筑物下面了。西班牙人保留了它的極為堅固的印加式地基和墻基部分,在上面修建起他們自己的、宏偉的殖民地式大教堂。

我一面向這座大教堂的入口處走,一面想像那座曾經(jīng)矗立在這里的印加神廟的模樣。據(jù)說整座廟宇覆蓋著700葉純金片,每片重約2公斤;寬闊的庭院里栽種著黃金打造的玉米。(7)我不由想起遙遠的耶路撒冷的所羅門神殿,據(jù)說那也是一個用金片裝飾、有種著金樹的果園的、神奇的地方。(8)

1650年和1950年的兩次地震摧毀了建筑在維拉科查神廟基礎(chǔ)上的西班牙圣多明哥大教堂 ,以致不得不兩次重建。但是,以典型的印加設(shè)計——相互緊扣的多邊形巨石組成的完美結(jié)構(gòu)——建造的地基和墻基卻在這些自然災(zāi)害中安然無恙。除了長方形的大庭院中央那個灰色的八角形石頭高臺(上面曾經(jīng)覆蓋著55公斤黃金)外,(9)這些石塊以及總體布局幾乎就是原建筑所有的遺物了。庭院的兩邊是前殿,也是在印加神廟的基礎(chǔ)上建的,建筑風(fēng)格優(yōu)雅,墻壁上端尖細,構(gòu)成圓椎形穹頂,精雕細刻的神龕就雕琢在整塊的花崗石上。

我們漫步在庫斯科城狹窄的鵝卵石街道上。當我瀏覽周圍的景物時,我意識到,西班牙人強加在一個早期文明頭上的不僅僅是那座教堂,這整座城市都像罹患了輕度的精神分裂癥。上部是寬敞、淡雅的、帶陽臺的殖民地式住房或豪宅,下部卻幾乎千篇一律的建筑在印加特色的基礎(chǔ)上,或者干脆照抄科里坎查神廟采用的美麗的多角形結(jié)構(gòu)。在一條名為哈同魯米約克的小巷里,我在一幅石子鑲嵌的拼圖前流連忘返。那些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無數(shù)小石子,以令人眼花繚亂的角度完美地組合到一起。雕鑿這一塊塊石頭,將它們組合成如此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只有手藝精湛的大師們才能做到。他們是無數(shù)個世紀積累的實際建筑經(jīng)驗的繼承人。在一塊石頭的一個面上,我數(shù)出了12個角和12條邊。這塊石頭與周圍的石頭結(jié)合得如此緊密,我連一張薄薄的紙片都塞不進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