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結了很多針對風的判斷和應對技巧,春風化雨,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很多情況下,風是雨的前奏;風蕭蕭兮易水寒,它揭示的恰恰是今天的所謂風寒效應。航行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應當見風使舵。但是,這種天氣應對技巧卻逐漸演變成為貶義詞匯,甚至人們對于無法抗拒大風而只能隨風兩邊倒的墻頭草也無法認同它的生存智慧,這也充分反映出人們內(nèi)心深處敬佩和向往的是面對天氣急劇變化時的一種從容的定力和勇敢的張力。人們敬佩的是雷打不動,是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鄙視“興風作浪”的人,仰視“乘風破浪”的人。
在人們的眼里,風沒有翅膀,卻可以隨處飛,雨是無源之水,卻可以隨處飄落,這兩種最常見、最神奇的天氣現(xiàn)象,最終被當做天氣的代名詞,也是惡劣天氣的綜合體。從和風細雨、疾風驟雨到腥風血雨,在風雨交加的狀態(tài)下,人們櫛風沐雨,盡管風吹雨打,但是風雨同舟。風雨強化著人們的意志力和凝聚力。
古時候,日照為晴,月明為朗,合稱晴朗,晴朗的天氣又被稱做“光天化日”,不過今天“光天化日”這個成語已經(jīng)幾乎和天氣沒有任何關系了?!肮馓旎铡碧鞖猬F(xiàn)在經(jīng)常被人無端地用“晴好”天氣來代替。實際上,晴不等同于好,甚至很不好。古代農(nóng)業(yè)社會,人們就已經(jīng)充分意識到什么是好天氣。好天氣是陽光雨露缺一不可,陽光的溫暖作用和雨露的滋潤作用缺一不可。舊時的臣子經(jīng)常念叨:雷霆雨露,莫非天恩。雷霆代表壞天氣,雨露代表好天氣。
那時候,人們對表現(xiàn)形式比較暴烈的雷特別敬畏,雷電甚至成為人們詛咒最常用的部分。即使在今天,對于雷電的認識和預測能力依然有限。難以捉摸,又難以抗拒,所以用大發(fā)雷霆形容脾氣,用如雷貫耳形容名氣,用晴天霹靂形容噩耗,都是用雷電的極端表現(xiàn)一種極致。當然,古人并不知道雷電能夠凈化空氣,激發(fā)負氧離子,甚至未來還可以成為民用電能,其實天氣中也同樣蘊涵著非常豐富的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