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場景——時間:1993年地點:學?!彝υ捴黝}:困惑——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發(fā)現(xiàn)問題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原因。
老師和學校的同學常常對我們說,大二是大學生活中的一個關鍵期,事實上,我也深深地感到了這一點?!按蠖遍_始以來,所有的學習生活都逐步進入了正軌,我的大學生活也逐漸從新奇走向平淡,不少同學也不再像剛進學校時那么用功了,有的人開始逃課睡覺逛街,有的人開始打游戲,有的人開始談戀愛,開始了他們所謂的享受生活,我雖然知道我想要的不是這種生活,卻也無法明確地找到自己到底該做些什么,一種人生無味的感覺油然而起,剛進學校的夢想漸漸被我拋在了腦后,我每天在偌大的校園里晃悠,卻無所事事,我明知這樣不對,卻也無力改變。再加上父親為我提供的良好物質環(huán)境,讓我衣食無憂,無形中讓我產(chǎn)生了很強的惰性,一種獨在他鄉(xiāng)為異客的感覺油然而生。就在這個迷茫無助的時候,父親給我打來了電話。
即便不是面對面的交流,一聽到父親的聲音還是讓我激動萬分,有千言萬語卻不知道怎么開口,敬愛的父親仿佛和我有著心靈感應,在我最困惑的時候為我排憂解難來了。
“兒子,最近課業(yè)緊張嗎?”父親的聲音一貫的平穩(wěn)。
“還好,爸爸,我想我還能應對。”不知道為什么,我突然不想向父親傾訴我的煩惱了,也許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不希望父親看扁我,不想讓他對我的困惑感到失望。
“噢,那就好,大二的業(yè)余時間多了,你是怎樣安排的呢?”
“和同學一起搞一些活動,算是了解社會吧。偶爾時間,也會和他們一起打打網(wǎng)球、足球之類的?!?/p>
“這樣安排并無不可,在時間安排上最好能夠合適一些。對課程的安排還能夠滿意吧?”
爸爸的話一下打開了我的話匣子:“我不太喜歡學校的課程安排,關鍵是一些課程設置我覺得是可有可無的,老師的水平也的確有限。現(xiàn)在我們同學都比較集中的學習方向是英語和一些社會上比較熱門行業(yè)的學科。有些課程我也懶得去上了,因為實在是很沒有意思。”
“兒子,這可不是一個未來企業(yè)界精英應該說的話?!备赣H打斷了我的抱怨,“大學中的課程設置是經(jīng)過論證而來的,若作為專業(yè)的考量,可能有一些學科你終身都不會再接觸,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它的重要性卻在于保證你學科體系的完整性,還關系到你未來思考的緯度能否繼續(xù)拓展。學習的目的若不能純正,將來的事業(yè)發(fā)展便不能純正。這句話我希望你能深入地思考。稍微了解一下每年留學國外的學生就知道,真正是因為英語突出而被國外大學接納的少之又少,就我所知,美國、日本這樣的國家都有自己的產(chǎn)業(yè)政策,與之相匹配的是教育政策和國際人才吸納政策。若連這個邏輯關系都分不清楚,那學習十有八九是盲目的。”
“是啊,現(xiàn)在正是覺得盲目,學習起來也覺得提不起精神!”我向父親倒了自己的苦水。
“懶惰是成功的大敵!”父親斬釘截鐵地說,“我始終認為,懶惰并非只是肢體上的懶惰,懶惰最可怕之處乃是意識上的懶惰。事實上,當你思考的能力到達了某種高度,便不再有人能夠將你拉下來,你也不會再有懶惰的行為。人間沒有不敗的神話,卻有不言敗的精神和重振旗鼓的能力。若能在學校教育中就將這一才能獲得,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所以你一定要克服懶惰的意識,畢竟學校資源豐富,可求教的方向也多,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的好地方。我不希望你成為一個風一吹就倒的空瓶子?!?/p>
“在你學習的時候,碰到過類似問題嗎?”我想聽聽爸爸的經(jīng)驗之談。
“以我讀書的經(jīng)驗看,學習這個過程應該有個階段性的布局,學科體系的完整性是人生發(fā)展的基礎,因此在保證科學體系完整性的這一階段就沒有必要再做其他的打算了,學校的教學計劃已經(jīng)足以保證這個基礎,如果自己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以拓展,那么整個學校教育階段就豐滿起來了。第二個階段是要在專業(yè)的基礎上達到一個高度,在大三、大四階段若能做到身體力行,充分借用學校提供的資源,完成這一階段的任務是情理中的事情。第三個階段就要想方設法與社會接軌,不過在我看來,一個人一生中倘若能保有讀書人的三分‘呆氣’,反倒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有一些人全然沒有一絲‘呆氣’,有一些人又渾身是‘呆氣’,沒有‘呆氣’的人就容易泛濫出‘痞子氣’,渾身呆氣又完全退縮于僵化的專業(yè)領域中。這兩類人就我的觀察,很少有能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上看問題的,這樣的人若要參與到企業(yè)界的競爭中,不是‘痞子氣’轉而成為靠權術爭長短的專營態(tài)度,就是由‘呆氣’轉化而為自我崇拜的狹隘思想,總之是不能獲得成功的?!?/p>
“這呆氣也好,痞子氣也罷,都是思維的懶惰所致?!备赣H的話直接切中要害,“倘若人們的所思所想能再超凡一點,就會殊途同歸了,就不會成為一個呆氣或者痞子氣的無用之才。做人要有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要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哲學家叔本華你知道吧,他有個集子叫《悲觀論集》,聽名字就令人害怕,但若真去讀了,那悲觀不過是就事論事,反倒是反省自我的絕佳素材?!?nbsp;
“關于他有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他在法蘭克福時期,他住的旅館緊靠一家小飯館,他常去那里吃飯,那也是英國軍事人員常去的地方。一個飯店侍從目睹了一件有趣的事:每次飯前,叔本華總要把一枚金幣放在自己面前的桌上,飯后又把金幣收回自己的口袋里。有一天,這位侍從忍不住就問叔本華,問他在干什么。叔本華解釋說:他每天在心里與那些軍官們打賭,只要他們哪一天會除了馬呀、狗呀、女人呀之外還能談點別的話題,我就把金幣放進教會的施舍箱去。你看,他其實也是一個很積極的人嘛,不管他諷刺的目的如何,總之他還是在尋找著人生中的小快樂。其實讀書的角度出了問題,再積極的書也會成為消極大全;反之,再消極的書都是勵志全書。就連讀書這種事情,勤勉的人會有一個全新的角度,而懶惰的人就僅僅只會悲觀地理解。兒子,這個事情可是誰都幫不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