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節(jié):財富來自一顆賺錢的心(2)

不差錢的理財經(jīng) 作者:李文勇


在沈陽有個以拾破爛為生的人,名叫王洪懷。有一天他突發(fā)奇想:收一個易拉罐,才賺幾分錢。如果將它熔化了,作為金屬材料去賣,是否可以多賣些錢?于是,他把一個空罐剪碎,熔化之后變成一塊指甲大小的銀灰色金屬,然后花了600元在有色金屬研究所做了相關(guān)的檢測。

檢測結(jié)果出來了,這是一種很貴重的鎂鋁合金!當(dāng)時市場上的鋁錠價格,每噸為1.4~1.8萬元,每個空易拉罐重18.5克,54 000個就是1噸,這樣算下來,賣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賣易拉罐要多賺六七倍。他馬上決定回收易拉罐熔煉。

從拾易拉罐到煉易拉罐,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間,不僅改變了他所做的工作的性質(zhì),同時也讓他的人生走上另外一條“軌跡”。

為了多收易拉罐,他把回收價格從每個幾分錢提高到每個一角四分,又將回收價格以及指定收購地點印在名片上,向所有收破爛的同行散發(fā)。一周以后,王洪懷騎著自行車到指定地點一看,只見一大片貨車在等待他,車上裝的全是空易拉罐。這一天,他回收了13萬個,足足兩噸半多。

向他提供易拉罐的同行們,卸完貨仍然又去拾他們的破爛,而王懷洪卻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隨后,他立即辦了一個金屬再生加工廠。一年之內(nèi),加工廠用空易拉罐煉出了240多噸鋁錠。三年之內(nèi),他足足賺了270萬元之多。他從一個收破爛者一躍成為百萬富翁。

一個收破爛的人,能夠想到不僅是拾破爛,還要改造拾來的“破爛”東西,這對他來說已經(jīng)非常的不簡單了。他在改造之后能夠送到科研機(jī)構(gòu)去檢測,更是具有一顆想要以此來賺取財富的心。

對于那600元的檢測費,自己得拾多少個易拉罐才賺得回來,一般的“收荒匠”是絕對舍不得花這筆錢的,這就是老板和打工者的區(qū)別。雖然是個拾荒匠,卻有一顆賺錢的心,敢想敢做,而且有一套巧妙的辦法。這樣的人,不管他眼下的處境怎樣,要做到興旺發(fā)達(dá)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