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節(jié):朝令夕改(2)

領(lǐng)導進化 作者:呂峰


應該說,相對于前些年,民眾有了更大的能力和更多的心理準備去應對變化。盡管這樣,紛繁復雜的變化還是會極大地影響人們的安全感。一個基本的解釋是,心理的安全感來自對一種穩(wěn)定的預期,認為不會輕易改變。例如,人們不會去信賴一個行為不穩(wěn)定且多變的人,而那些守時的人往往會容易獲得信任。

在與同學們探討組織變革的時候,筆者經(jīng)常會批判“用變化應對變化”的觀點。簡單來說,要用變化應對變化,組織領(lǐng)導者必須對兩種變化都有很明確的了解。既要了解客觀上各種變化的狀態(tài)和趨勢,也要了解主觀上采取的應對變化手段的利弊和適用范圍。只有這樣,兩個變化才能良好地匹配。要實現(xiàn)兩種變化的匹配,特別考驗組織領(lǐng)導者的智慧和對組織的理解。不能把無知的變化或者很可能失控的變化當成應對變化的一種手段。

筆者的觀點很明確,就是人們經(jīng)常講到的,“你有千變?nèi)f化,我有一定之規(guī)”。變革應該是在一定的原則下進行的。沒有原則的變化,就成了為變化而變化,人們就容易在變化中失去方向。

有一次參加學生的論文答辯,一個學生分享他們公司的案例:他們的公司是一家前景非常好的企業(yè),但是大家好像有很大的急迫感去變革,雖然這家企業(yè)只有五年的時間。點評時,筆者建議創(chuàng)業(yè)者們應保持沉穩(wěn)的心態(tài)。企業(yè)在發(fā)展時期,應該說時時都是在變化中,人們的激情需要在變化中沉淀,人們的行為要在變化中穩(wěn)定。“先不要考慮那些更激進的做法吧,沉著些”。

在不斷地講授組織變革這門課程和不斷地觀察組織變革實踐中,筆者深切體會到,變革中組織最寶貴的心態(tài)就是沉著。沉著不是保守,它是在一定原則基礎上,基于縝密的分析和認真的構(gòu)思基礎上堅定的行為。

其實,我們改革三十年的歷程其實也說明了這一點,變化需要穩(wěn)定的支撐?!耙话倌瓴粍訐u”等一系列短語式的口號來自智者,并構(gòu)成了我們變革的堅實基礎和全國人民可以信賴的基礎。

一個影響很多人的決策必須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決定,是一個嚴肅的決定,是需要通過廣泛搜集信息并基于科學分析而作出的決定。朝令夕改最大的危害就是影響了信賴,尤其是在變化的情景中。

所以,變化中,沉著些比較好。不要朝令夕改。

附:朝令夕改朝令夕改的成語解釋是,早晨發(fā)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經(jīng)常改變主張和辦法,一會兒一個樣。

出處1:唐·元稹《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jié)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

出處2:漢·鼌錯《論貴粟疏》:“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薄稘h書·食貨志上》:“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p>

反義詞:一如既往、一成不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