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經典案例
寶潔在消費性紙制品業(yè)務上的努力,是一場曠日持久、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
今天,寶潔在消費性紙制品領域,擁有幫寶適、Bounty紙巾等超級名牌,在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期間,消費性紙制品一度成為寶潔業(yè)務最重要的增長點。但是,當初寶潔初涉這個領域時,卻冒著極大的經營風險,因為當時寶潔不但不熟悉這個領域,并且巨額的資金投入也是對寶潔領導人勇氣、毅力及戰(zhàn)略眼光的考驗。
1957年,位于美國威斯康星州綠灣市的Charmin紙廠,是一家生產衛(wèi)生紙和紙巾的工廠。這家工廠雖然有著66年的歷史、一千多名員工,但卻一直掙扎在生存線上。Charmin紙廠的產品競爭力不強,消費性紙制品市場長期被斯科特紙業(yè)(Scott Paper)和金佰利公司(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重兵把守,別的公司很難從中分得市場份額。
寶潔之所以決定進入消費性紙制品領域,主要是擔心該領域的成熟會導致寶潔的傳統(tǒng)優(yōu)勢業(yè)務——香皂和清潔劑業(yè)務萎縮,如果消費者可以方便、經濟地使用一次性紙巾,那么就不愿再去清洗手帕之類的東西,從而使得寶潔喪失優(yōu)勢業(yè)務。因此,寶潔決定先發(fā)制人,在消費性紙制品可能危害到公司業(yè)務之前搶先進入。
寶潔收購Charmin紙廠之后,前景并不樂觀。從1957年到1963年的6年間,寶潔在消費性紙制品領域毫無建樹。當時的市場已經被競爭對手分割完畢,競爭格局已經形成,即便以寶潔的營銷實力及品牌威力,也很難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這種情況幾乎一直延續(xù)到超級品牌幫寶適的問世(見圖26)。
圖26超級品牌幫寶適
一次性紙尿褲并非寶潔首先研發(fā)出來的,但卻是寶潔推廣起來的——寶潔讓所有消費者都能夠買得起、買得到。1961年12月,幫寶適改良型一次性紙尿褲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皮奧利亞市(Peoria)首次與消費者見面。
隨后,寶潔又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善努力。
首先是售價問題,幫寶適零售價為0.1美元,如果長期使用,大多數(shù)普通家庭認為開銷過大。經過寶潔工程師的研發(fā),創(chuàng)造出一套新的生產流程,在一年的時間里,讓成本迅速下降,1962年底,幫寶適的零售價降到0.06美元。這解決了讓消費者“買得起”的問題。
之前,一次性紙尿褲只在藥店出售,幫寶適的營銷團隊創(chuàng)造性地將其放到雜貨店和超市中銷售,這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廣泛地接觸到產品,并隨機產生購買的欲望。從寶潔開始這樣的銷售嘗試之后,各種一次性紙制品才走進超市。這解決了讓消費者“買得到”的問題。
完善這兩項嘗試又用了大約一年多的時間,1964年10月,幫寶適引爆美國市場。1969年,幫寶適成為寶潔僅次于汰漬的第二大品牌,甚至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火爆銷售場面。隨后寶潔開始拓展歐洲市場。到1970年的時候,幫寶適的市場占有率高達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