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應(yīng)對逆境:一堂人生大課

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告訴你 作者:(加)西摩·舒立克


倘若生活流暢如歌,

舒心愜意十分容易,

縱使生活陷入絕境,

可敬之人依然微笑。

——美國詩人埃拉·惠勒·威爾科克斯(Ella Wheeler Wilcox)

這首詩,連同許多街頭智慧和人生道理一樣,都是我敬愛的父親——朱利葉斯(Julius)傳給我的。每當(dāng)我身陷逆境時,我就會朗誦這首詩,它是我精神上的救星。這幾句詩是父親年輕時(父親從1898年活到1985年)學(xué)到的,但他并不知道這幾句詩的出處。

父親與母親貝茜(Bessie)的婚姻長達(dá)60年。父親生于紐約,1914年北上來到加拿大,加入了加拿大皇家炮兵(Royal Canadian Field Artillery),并在歐洲打了四年一戰(zhàn)。26歲那年結(jié)婚后,我的父親帶著母親移居紐約。

1932年,父親在大蕭條中丟了工作。父母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卻只能靠我母親當(dāng)行政秘書的工資過日子。屋漏偏逢連夜雨。由于經(jīng)濟(jì)蕭條,失業(yè)率高達(dá)24%,貸款者無力償還銀行貸款,導(dǎo)致銀行大量貸款收不回來,美利堅銀行(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因此宣布倒閉,父母畢生積攢的3 000美元(大約相當(dāng)于今天的30萬美元)也隨之化為烏有。

這件事造成的財務(wù)危機(jī)對他們的影響是終生的。試想一下:如果你所有的積蓄、信用卡、借記卡,以及弄到現(xiàn)金的所有渠道一下子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你一下子回到了“月光族”的生活(如果你的工作也一并消失得無影無蹤,那么當(dāng)“月光族”都成了一種奢侈的夢想),那將是一種什么感受。這是經(jīng)歷過1929~1939年大蕭條時期的那一代人不斷重現(xiàn)的夢魘。那時還沒有任何福利制度,也沒有失業(yè)保險。

擔(dān)心的事情九成根本不會發(fā)生

人生中那些降臨到你身上的不幸,往往都是你壓根從來沒有想到過的;而那一成你想到的真正成為現(xiàn)實的擔(dān)心,也很少像你想象得那么糟糕。

是我父親把這條了不起的智慧教給了我。

又一堂逆境課

在一次旅行時,我和妻子坦納來到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Papua New Guinea)附近一個叫做薩曼多(Samandor)的小島游玩。這里曾是一個貿(mào)易站,全島面積約1 000英畝(約合4平方千米)。我們還是按照往常的習(xí)慣,離開旅游團(tuán),在小島上徒步旅行,來到這座小小的“黑暗之心”的中央。

在這座島的中央,我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座18英尺高的黑色花崗巖方尖碑,上面刻著碑文:

生命如泡沫,

兩事堅若石,

朋友有難要相助,自己受挫要堅強(qiáng)。

碑文的作者是澳大利亞作家亞當(dāng)·林賽·戈登(Adam Lindsay Gordon,1833~1870年),是獻(xiàn)給一位英國傳教士的,這位傳教士于1905年被當(dāng)?shù)厝藲⒑?,年僅31歲。事情似乎是這樣:這位傳教士應(yīng)當(dāng)?shù)厝酥把纾麤]有仔細(xì)看菜單,菜單上已經(jīng)透露了他就是當(dāng)天的菜肴。這句碑文真是幫助人們應(yīng)對朋友、親人和自己疾患之逆境的金玉良言啊!

要讓夢想永遠(yuǎn)多于回憶!

——托馬斯·L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著有《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世界頭號自大狂獎的得主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