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jié)(6)

春秋戰(zhàn)國 作者:(日)陳舜臣


結(jié)果,賣弓夫婦的養(yǎng)女雀屏中選是可以想見的。養(yǎng)女的名字叫做“褒姒”。

這種事情在當時并不稀罕。商朝滅亡的禍根妲己,原本也是有蘇氏為補償過失而獻上的女人。這次的褒姒,同樣加速了周朝的滅亡。

當時的天子是周幽王。

依據(jù)《史記》記載,幽王納褒姒而寵之,是即位后三年的事。

這么一來,在年代上產(chǎn)生了矛盾。

神話傳說的作者,對年代的觀念似乎相當模糊。

龍涎從箱底流出,是厲王末年的事情。

厲王三十七年時發(fā)生大亂,受到國人襲擊的厲王,曾經(jīng)亡命逃至現(xiàn)在的山西省。

之后的周呈現(xiàn)無君主狀態(tài),由兩位大臣治理國政達十四年之久。

由于是大臣共同融和執(zhí)政,所以這十四年稱為“共和”時代。后世稱無國君之政體為“共和制”,以此為起源。

據(jù)說,周晚年之所以發(fā)生大亂,原因在于國君好利。不過,國君好利似乎是身不由己的事情。

周王乃中原文化圈的宗主。

當時,這個文化圈日益擴大。隨著國土擴張、人口增加,國家經(jīng)費自然跟著膨脹。政府為開拓財源,必須制定各種經(jīng)濟政策,亦即增稅和公賣制度。

無論是增稅或是公賣制度,人民必會因為增加負擔而受苦。老百姓的怨懟于是愈來愈多。

對此,厲王采取的措施是,凡被檢舉誹謗國政之人一律處死。因此,國內(nèi)盛行密告制度,人民在恐怖政策下,都不敢說話了。這個情形甚至嚴重到連路上遇見熟人也只敢彼此點頭示意。這不真是“隔墻有耳”嗎?

“我的方法厲害吧?人民再也不敢誹謗我了。”

厲王得意洋洋地說。

位列重臣之一的召公卻露著悲戚表情進諫:

“大王,這只是擋住誹謗之聲罷了。堵塞人民之口,其危險程度遠較攔住河流為甚。河流被堵住,河堤終會有決口的一天,到時候會帶來巨大災難。堵塞人民之口與此同理。治水者一定會留水路用以導水,掌管民政者同樣要讓人民暢所欲言,使之達于天聽始可。盲人和史官分別以歌謠和古代文獻呈給朝廷,完全出自于同樣的精神。人民有口,無異于大地之有山川。將之堵塞,一定會有無窮后患。愿大王三思?!?/p>

而厲王對這些話充耳不聞。

召公的諫言果真沒錯,人民再也不緘默了。

由于采取偏重經(jīng)濟政策,新興工商業(yè)者以及經(jīng)濟官僚開始受到重用,這一點引起貴族階級極大的不滿。

人民于是蜂擁而起。

厲王沒命地逃到山西,在那一直到死。這其間的十四年為“共和”時期,已如前述。

司馬遷的《史記》年表,以共和元年為起始。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基于在這之前的資料不多且不甚可靠,另一方面也是厲王末年大亂之際,資料喪失的緣故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