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本面現(xiàn)惱怒,氣悻悻地說:“海軍潛水員、聯(lián)邦調查局潛水員、當?shù)貪O船和打撈船撈出來的飛機碎片,都被認真地分類、拍照,然后運到這里進一步細分。幾百人參與這項工作,除去別有居心的白癡外,沒人說什么東西被轉移了。運到法院實驗技術室的機件也全部造冊登記。”他盯著我,說:“沒有登記的,只有那些還躺在海底的碎片。這已經是一次成果昭著、令人贊嘆的打撈行動啦。試想,在水深120英尺的海底作業(yè),剩一星半點的東西沒撈上來,又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p>
我回答:“可是,如果這是一起謀殺調查,單憑驗尸官是不能判定這是事故,而不是刑事犯罪。”
“是那樣嗎?”
“不錯,就是如此?!?/p>
“你還需要什么?”
“我要知道你為什么認為是事故而不是犯罪。犯罪證據不足也不能證明就是事故。你有事故的證據嗎?”
“沒有證據但是有事實。事實就是爆炸發(fā)生在最可能發(fā)生爆炸的地方——空主油箱。因為油箱里充滿揮發(fā)性油氣。如果你喜歡推理,那就試想,一座房子著火了,是縱火還是失火?縱火難得一遇,失火可是司空見慣。消防警察很快就會找出起火點在地下室,然后他一直進了裝滿家用電器的房間。電爐、空調、電源接線板和大量易燃物造成火勢愈烈。他才不去找什么從窗外投進來的莫洛托夫雞尾酒瓶。根據現(xiàn)場,根據多年經驗,他集中調查火災的多發(fā)原因,也就是最可能發(fā)生火災的地點和方式。”
他看著我,好象我還要聽他的推理。見鬼,我才不稀罕他,我有自己的推理:“現(xiàn)在的鄰居變了,并非都是善良之輩,不法之徒大有人在,往窗戶里扔莫洛托夫酒瓶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p>
“你,”他說,“做為一個刑偵人員,希望找到的是刑事犯罪證據。我,做為一個安全工程師,只想找到原因,但最終發(fā)現(xiàn)導致飛行事故的原因是安全隱患和駕駛員的失誤。我根本意識不到是出于陰謀。幾百名刑偵人員參與此案,沒有一個人找到法律上確鑿的刑事犯罪證據,蛛絲馬跡都沒有。不是敵對導彈攻擊,不是導彈誤射,不是機內炸彈引爆。為什么人們仍然相信就是意外事故?誰又能把一場天大的邪惡掩蓋住呢?目的何在?我百思不得其解?!?/p>
“我也不明白?!笔聦嵣?,刑偵中你也總是問什么。
如果這是一起恐怖行動,我知道為什么——他們不喜歡美國。但是,著實令人糊涂的是為什么政府對恐怖行動的可能性避而不談呢?
另外一方面,如果是誤射,我倒能理解那幫向一架美國班機糊里糊涂發(fā)射了一顆導彈的家伙,一定為了推卸責任而竭力掩蓋真相。但是,正如斯普魯克上尉所言,軍方和政府中有誰會去,又有誰能夠掩蓋住這么一場彌天大禍呢?
一直默默無語的凱特開了口:“看來,約翰是想知道主油箱為什么會意外爆炸?!?/p>
西本先生點點頭,看了看飛機,又看了看橙綠色的油箱,才對我說:“首先,你要知道,油箱里幾乎沒有油了,偌大的油箱只剩下五十加侖油,在箱底淌來淌去,回油管夠不上,然后,你就會明白,油箱里充滿的是揮發(fā)性油氣——”
“請原諒我打斷一下,為什么油箱是空的?”
“因為飛行時不需要攜帶多余的油。先灌滿機翼油箱,如果需要才再給主油箱加油。這次巴黎航班,乘客少,貨物輕,預報天氣狀況良好,而且順風?!彼终f,“叫人哭笑不得的是,如果乘客多,貨物重或天氣惡劣又頂風,主油箱就要灌滿1號噴氣燃油,而這種油是極難點燃的,油氣卻是可揮發(fā)易燃的。所以事實恰恰印證了電流短路,點燃油氣,引起爆炸的說法,法庭證據強調的就是這樣造成的爆炸?!?/p>
“什么樣的短路?我的意思是,不知什么時候就會來個短路,我是不是應該取消百慕大之行。”
玩笑一點都不高明,西本先生沒一絲的笑容,他說:“有四種說法,很有道理而且業(yè)已驗證。一,電線或回油泵里的馬達發(fā)生短路;二,常說的靜電;三,油質監(jiān)控表是電子的;四,油箱本身的電氣線路。換句話說,趴在那里的油箱里里外外都帶電。如果油箱注滿油,火花不能點燃噴氣油料,要是油氣,那就另當別論了?!?/p>
“如此看來,你同意這些說法?”
“當然同意。這是物理法則呀,不是什么說法所能代替的?!?/p>
“話是沒錯。但是我們不知道……”
“是的,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相信發(fā)生的一切。電線破損,在油箱內外某處引起短路。沖擊電流產生弧形火花。短路和由此產生的火花出現(xiàn)在足以釀成慘禍的地方,難得一遇的可能性成了事實。這種情況在波音飛機上發(fā)生過兩次。一次是在機場上,事故前后我們看的很清楚。這次卻是空中冒煙、爆炸,所以致使機毀人亡慘劇發(fā)生的爆炸是否由于飛機本身的原因,尚在爭論中。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飛機側翼斜飛,不但沖擊力大,而且溫度高,點燃左翼油箱的油料,發(fā)生爆炸,以至飛機失控?!?/p>
我指著747:“你是從它推論出來的?”
“一點沒錯。只要我們認定是空主油箱先發(fā)生爆炸,所有的證據就具有了說服力。”他說,“有些也是證人提供的,他們說先聽見一聲爆炸,聲音不大,跟著看見一個大火球。爆炸力產生震波,把機首和機身震斷。地面上的人也看到了?!?/p>
真有意思,我暗想,有些證人說看到了飛行中的飛機解體,盡管很難理解,這些證人卻被提出來,為官方的說法吶喊助威。而許多千真萬確看到那道光的人都被冷了場。不過,西本先生是自愿無償參加案件調查的,我沒必要跟他提這個。
我看著凱特問:“你相信這些嗎?”
她猶豫了一下,然后回答:“是……有一點。不過,西德能告訴你,在一架舊747的油箱里做過模擬燃爆地面實驗,但是沒能發(fā)生爆炸。”
我看著西本說:“這又如何解釋?”
西本先生毫不猶豫地馬上回答:“一架在15000英尺高空飛行的飛機所處的環(huán)境能在地面復現(xiàn)嗎?愚蠢的試驗?!?/p>
“如果發(fā)生了爆炸,你還會認為這么做是愚蠢的嗎?”
“當然,還會?!?/p>
這是個固執(zhí)己見,不易動搖的家伙。我當警察時,要是有這么個證人出庭該多好!我想起斯普魯克上尉,于是又問:“如果有一枚動力導彈從底部射進飛機,穿過空調系統(tǒng),破壞了空主油箱內外的帶電線路,這會不會引起油箱內氣體的爆炸?”
他想了片刻才回答:“有可能,但是這種情況沒證據??!”
“短路的證據有嗎?”
“在海面上空發(fā)生的爆炸慘劇中短路留下的證據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導彈攻擊留下的證據那是顯著易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