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合并是個大錯
有人說銀行的危機已經過去了,我則認為說這些話的人根本就是老眼昏花搞不清狀況,因為銀行并沒有為解救自己盡過一分努力,就算不良債權的問題解決了,銀行仍然完全沒有競爭能力。所以應該說真正的金融危機才剛剛到來。
從2000年起,大型的城市銀行陸續(xù)合并,于是日本出現(xiàn)了瑞穗銀行控股公司(旗下有瑞穗銀行、瑞穗實業(yè)銀行兩家銀行,由原第一勸業(yè)銀行、富士銀行及日本興業(yè)銀行整合而成;而瑞穗銀行控股公司又隸屬于瑞穗金融控股公司)、三井住友銀行(隸屬于三井住友金融控股公司)、UFJ銀行(隸屬于UFJ金融控股公司)及東京三菱銀行(隸屬三菱東京金融集團)等四大巨型銀行體系。看到銀行業(yè)界這么大的動作,大家以為金融業(yè)重整結束,銀行終于可以讓大家安心了,實際上,合并的效果幾乎為零。
當企業(yè)合并的時候,兩家企業(yè)營業(yè)額與成本的差距,通常有助于改善之前的運營情況。但是日本的銀行并未努力,我常常搭出租車來往于新宿街道,卻看不到一家因為合并而關閉的銀行分行,它們仍然高掛著和從前一樣的銀行招牌繼續(xù)營業(yè)。顯而易見,合并的成效是零。
果然不出我所料,UFJ陷入經營危機,2004年7月宣布和三菱東京FG合并。這是因為住友信托銀行和UFJ信托銀行合并的事情遭到撤回,于是住友信托銀行請求不要再和UFJ繼續(xù)交涉。另外,三井住友銀行又借合并的名義大演鬧劇,結果UFJ只好朝著和三菱東京FG合并的方向而努力。但是就我看來,不管UFJ作什么樣的選擇,都是一個大錯誤。因為規(guī)模變大,并不表示運營狀況就能改善。
大家對銀行今后的期許是“質重于量”。因此銀行首先必須具備運營能力,但是這四大巨型城市銀行都沒有這種能力?,F(xiàn)在不良債權最少的東京三菱,其獲利能力尚不及UFJ、三井住友,這就足以證明規(guī)模的大小和獲利能力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其次,因為世界性的資金流動會直接沖擊到金融業(yè),銀行為了求生存,必須強化投資功能、證券功能,以及個人資產運作功能。但是日本的大型城市銀行也做不到這一點。
再次,從銀行分行仍然繼續(xù)營業(yè)的狀況來看,很明顯日本的大型城市銀行并沒有進行裁員。以有缺不補、不再招考新人的方式,在5年內達到自然減少數(shù)千名工作人員的做法,和在一年之內,大幅削減分行及人員的真正裁員,有相當大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