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極度討厭權(quán)威的人

三十歲的心理學(xué) 作者:金惠南


現(xiàn)代版的“彼得?潘們”有時也會認為父母遺棄了自己,進而表露出強烈的抱怨和憤怒。

“我的父母就像小孩子一樣幼稚。有時看著他們,會有一種大罵他們一頓的沖動。雖然明知這樣是不對的……”

父親喜歡虛張聲勢和自我吹捧,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義者,而且又特別沖動;母親則像小女孩一樣,希望女兒能夠保護自己。面對這樣的父母,慧英經(jīng)常忍不住說出剛才那樣的話。媽媽特別偏向于慧英的哥哥,對兒子一向都是百依百順。對女兒則相反,她要求女兒獨立,能夠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

所以慧英即使遇到困難的事情也找不到什么人商量。只要稍微表現(xiàn)得吃力,母親就會非常生氣,責(zé)備她“連那樣的事情也做不好”。所以,慧英連吃力的聲色也不敢露出來。哥哥認為這樣的慧英十分可笑,還經(jīng)常挖苦她。

慧英從小開始就特別希望有人能夠在她犯錯時責(zé)備她,在她迷茫的時候開導(dǎo)她?!八械氖虑槎嫉米约喝ヌ幚怼睂λ齺碚f是十分吃力的事情。這樣的環(huán)境讓她變得更加關(guān)心社會上發(fā)生的不合理的現(xiàn)象,看到被遺棄的人她就會感到異常憤怒。所以,上大學(xué)后她變得很積極,總會為社會上的不合理現(xiàn)象打抱不平,從而也落得個“斗雞”的稱號。

由此,慧英慢慢把學(xué)習(xí)拋在了腦后。一種不知從何而來的不安感開始困擾著她。即使事情都已經(jīng)達到了她所期望的目標,她還是不會有任何成就感,反而被一種空虛感籠罩著。為了徹底改變這個社會,她還在忙碌奔波著。

但慧英對這個社會的憤怒,其實就是對無能、膽怯的父母的憤怒。在她心里一直被壓制著的對父母的抱怨和憤怒的矛頭最終指向了社會。她想破壞這個社會,想建立她從兒時起就期望的一種空想社會。她所夢想的世界,其實就是那時被自己的哥哥全部霸占了的愛的世界——和母親成為一體,能夠永遠得到母愛的世界。但慧英也會因自己的破壞、攻擊性取向而深深自責(zé),這種自責(zé)也讓她感到越來越不安。

慧英要做的就是認清自己的憤怒——真實地感受一下小時候的自己到底有多么辛苦,多么憤怒,多么孤單,而且她要給自己充分允許自己傷心的時間。要是因社會的不合理而感到憤怒的話,我們要弄清那憤怒到底是合理的憤怒還是因自己不幸的童年而產(chǎn)生的積憤。因為,由過去的記憶而促生的憤怒具有不知滿足和不停破壞的屬性。所以摩何族酋長大真樹曾經(jīng)說過這么一句話——

“我們不該為已經(jīng)過去的不可阻擋的事情感到憤怒。”

這個世界絕對需要成熟大人的權(quán)威,但是也有像慧英一樣,試圖否定這一權(quán)威的人們。這些人群中的大部分人都會對權(quán)威和大人一概而論。他們對大人的印象很可能來自曾經(jīng)讓自己受到傷害的人,也就是說,過去的傷痛現(xiàn)在以憤怒的形式表露了出來。

慧英可能會說自己是為了更好的未來努力,是對錯誤的權(quán)威感到憤怒。但她其實是把自己關(guān)在了過去之中。她為過去而憤怒,無法看到未來,也放棄了在未來變得更加幸福的可能。放任憤怒只能破壞自己和周圍的一切。即使為了自己,慧英也應(yīng)該盡快解決對過去經(jīng)歷所抱有的憤怒情緒。

解決對過去懷有的憤怒情緒并不代表寬恕一切。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不合理和不可理解的事情發(fā)生,我們只能把接受現(xiàn)實作為出發(fā)點。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自己的身上,確實是一件非常傷心的事。但父母畢竟也是人,也會有缺點,就好像我只能“這么做”一樣,父母也有只能“那么做”的理由。我們需要理解這些,理解才是解決憤怒情緒的最好幫手。我們因父母給了我們傷痛而憤怒,也會因父母沒有給予我們所需要的愛而憤怒。

你現(xiàn)在憤怒是因為你想得到愛,想聽到“對不起”這三個字。如果你能接受我所說的這個事實,你就可以去找一個能夠愛自己的新人,去走自己的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