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普丹戰(zhàn)爭:金權小試鋒芒(1)

貨幣戰(zhàn)爭2:金權天下 作者:宋鴻兵


俾斯麥的唯一希望就是繞開議會預算牽制,另辟蹊徑進行戰(zhàn)爭融資。他將主要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私人銀行家布雷施勞德身上。布雷施勞德與手眼通天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關系緊密,他們不僅可以解決龐大的資金問題,對法國拿破侖三世的影響力也非同一般。在對丹麥的戰(zhàn)爭中,拿破侖三世的中立是成敗的關鍵。

此時,俾斯麥身側的布雷施勞德一直靜靜地觀察著普魯士政壇的一系列動蕩,盤算著如何利用這一重大政局變動來謀取巨大的經濟利益。從個人好惡來看,作為猶太人的布雷施勞德更加傾向于自由派的觀念。實際上,猶太人為爭取自身的公平權力構成了1848革命的重要力量。但作為銀行家,他的判斷必須絕對理性甚至冷酷,他必須選擇利益!

通過布雷施勞德每天與羅斯柴爾德家族保持密切聯(lián)系的信件往來,柏林方面的商業(yè)市場情況和政治軍事情報源源不斷地流向巴黎的詹姆斯·羅斯柴爾德。1863年5月1日,布雷施勞德在給羅斯柴爾德的情報快訊中透露丹麥危機已經導致“我們的(財政)部長本來計劃貸款5000萬泰勒進行海軍建設,但是(丹麥危機)使該貸款減少到3000萬泰勒,主要用于波羅的海的港口防御……(俾斯麥)透露丹麥事件可能導致嚴重的復雜局面,但在3個月的時間里暫時不會有動作,因為軍事準備尚未完成”。

從1863年5月到11月,俾斯麥的戰(zhàn)爭準備工作在緊張地進行,而資金壓力卻越來越大。布雷施勞德與羅斯柴爾德反復磋商之后,終于在11月向俾斯麥出價了。布雷施勞德的建議很簡單,普魯士可以出售國有資產進行融資。他們看中了薩爾地區(qū)儲量豐富的煤礦,這些煤礦主要處于普魯士政府控制之下,布雷施勞德提議將煤礦賣給法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其實,早在1861年就有傳聞羅斯柴爾德家族愿意出價2000萬泰勒收購薩爾地區(qū)的煤礦。俾斯麥早就知道拿破侖三世對該地區(qū)的煤礦也大感興趣,拿破侖三世甚至直接向俾斯麥攤牌:如果想讓法國在普丹戰(zhàn)爭中保持中立,必須拿普魯士的薩爾煤礦作交易。1864年初,關于普魯士的煤礦即將賣給法國的消息在法國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威廉一世的面子掛不住了,俾斯麥的融資計劃只能叫停。

1863年12月7日,布雷施勞德在給羅斯柴爾德的信中透露,政府即將向議會提交1000萬泰勒的預算,議會可能拒絕。兩天以后俾斯麥果然提出1200萬泰勒的預算用于普丹戰(zhàn)爭。當時普魯士的國庫中可用于對丹麥作戰(zhàn)的資金有2100萬泰勒,但俾斯麥出于對戰(zhàn)爭開銷謹慎的評估,認為這筆錢必須保留以備意外情況的發(fā)生。1864年1月22日,議會果然以275對51票的懸殊比例否決了俾斯麥的要求。

俾斯麥只得再想辦法找錢。此時,法蘭克福的銀行家厄蘭格家族(Raphael von Erlanger)找上門來希望提供1500萬泰勒的貸款,俾斯麥大喜過望。此事激怒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厄蘭格家族原本是羅氏家族的門下,后來自立門戶發(fā)展壯大成為羅家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已經躋身于國際銀行家的序列。羅家歷來痛恨自己的門下背叛,更何況厄蘭格家族還時常拉上法國的福爾德家族和貝列拉家族與羅家搶生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