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最美麗也最神秘的地方就是前門了。前門的彩色玻璃嵌板形狀各異、顏色多樣。透過深紅色的玻璃,我看見整個世界都是紅色的,但是房頂?shù)募t色卻恰恰相反,變得蒼白,藍天上的云彩則異常清晰,幾乎呈現(xiàn)黑色。從綠色和藍紫色的玻璃看出去卻是不一樣的感受。最有意思的當數(shù)黃綠色的玻璃了,因為這種玻璃看起來好像會閃光-一會兒是黃色,一會兒是綠色,究竟呈現(xiàn)哪種顏色主要取決于我站的位置以及太陽照射它的角度。
閣樓是我們的禁區(qū)。閣樓很大,因為它覆蓋了房子的所有區(qū)域并且還延伸到了房頂上尖尖的透明的屋檐。有人帶我看過一次閣樓,從此以后我就經(jīng)常夢見一些和閣樓有關(guān)的東西。之所以不讓我們?nèi)ラw樓,可能是因為有一次馬卡斯自己爬到閣樓上去,并從天窗摔了下來,大腿上留下了很大的傷口。不過有一次,馬卡斯用一種講故事的語氣對我說:“我的這道傷疤是野豬留下的,奧德修斯腿上也有這樣一個傷疤?!?
我們在廚房附近的早餐室里吃飯,只有在節(jié)假日和特殊場合才會使用飯廳里的大長桌。起居室和客廳的區(qū)別也與此很類似-起居室里的沙發(fā)、破舊但很舒服的椅子是平常使用的,只有在家庭聚會的時候才會使用客廳里精致的中國古董椅子和漆得閃閃發(fā)光的柜子。住在附近的姨媽、姑媽、舅舅和表兄弟們周六下午都會過來,那時客廳會擺上一套特殊的銀色茶具、非常嫩的熏鮭魚小三明治和鱈魚子-平常是不上這些美食的??蛷d里的燭臺最初是煤氣吊燈,在20世紀20年代的時候換成了電燈。但是在角落里還有奇怪的煤氣噴嘴和裝置,在沒有電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煤油照明??蛷d還有一架非常大的豪華鋼琴,鋼琴上放滿了我們家人的照片,但我還是更喜歡休閑室里那架直立式鋼琴彈出的柔和的曲調(diào)。
盡管屋子里滿是樂器和書籍,但還是缺少繪畫作品、雕刻或者其他類型的藝術(shù)品。在我的記憶里,爸爸媽媽經(jīng)常去看戲和聽音樂,但是他們從來沒去參觀過美術(shù)館。我們的猶太教會堂的玻璃窗上描繪有《圣經(jīng)》情節(jié)的圖案,禮拜儀式讓人心煩不已的時候,我經(jīng)常盯著這些圖案研究。會堂中經(jīng)常會有人爭論把那些圖案放在這里是否合適,因為猶太教的第二戒律是禁止制作雕刻圖像,這是不是就是我們家沒有藝術(shù)品的原因之一呢?但我很快就知道是因為爸爸媽媽對家里的裝飾和家具一點都不放在心上。1930年買下這里的時候,他們把支票簿全權(quán)委托給了我的姑姑莉娜,并說:“隨便你怎么安排吧?!?
莉娜姑姑的選擇非常傳統(tǒng),只有客廳里具有中國風格的藝術(shù)作品還稍微特別一些。爸爸媽媽既沒有認可,也沒有質(zhì)疑。他們只是用一種漠不關(guān)心的態(tài)度接受了所有的一切。我的朋友喬納森o米勒第一次到我家來的時候說,在他看來,這好像是一座租來的房子,因為在我家,看不出任何的個人品位,沒有什么東西可以顯示出主人的眼光。雖然我和我父母一樣,也不怎么在意房子的裝修,不過我對喬納森的評論還是感到很生氣,不知所措。對我來說,馬佩斯伯路37號如此神秘,令人心馳神往。這一階段的經(jīng)歷為我以后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幾乎每個房間里都有一個火爐用來取暖,浴室里的火爐兩側(cè)貼著魚形裝飾。起居室的火爐兩邊還有很大的銅制煤桶、風箱和火鉗,包括稍微彎曲的鋼制撥火棍。我大哥馬卡斯非常強壯,撥火棍幾乎是白熱的時候,他想辦法將它弄彎了。如果一兩位姨媽來我家,我們都會聚集在起居室里,姨媽們會扯緊她們的裙子,背朝爐火。我所有的姨媽都和我媽媽一樣,是煙鬼,取暖過后,她們都會坐在沙發(fā)上抽煙,并將煙蒂扔到爐火中。她們的“投籃技術(shù)”都很糟糕:潮濕的煙頭總是撞到壁爐旁邊的磚墻上,并粘在上面,很惡心,直到它們燒完為止。
對于戰(zhàn)爭之前的童年,我腦子里只有一些片段和零星的回憶。但是我記得在我還是孩子的時候,看到舅舅和姨媽們的舌頭就和煤炭一樣是黑色的,我非常害怕,就想,我長大后,舌頭是不是也要變成黑色???倫恩姨媽看出了我的恐懼,她告訴我,其實她的舌頭并不真的是黑色,只不過是因為吃了含碳餅干。因為他們都有消化不良的毛病,所以要常吃這種餅干,聽到這話我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氣。
我的朵拉姨媽(我很小的時候她就去世了),我對她的唯一印象就是橘黃色,記不清那是她的膚色還是她頭發(fā)的顏色,或者是她衣服的顏色,又或者是火光映照的顏色,但她給我留下暖暖的感覺以及對橘黃色特別的愛戀。
因為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我的臥室是一個非常小的房間,并且與父母的臥室連在一起。我還記得我臥室的天花板上懸掛著奇怪的鈣化物。在我出生之前,馬克爾住在這個房間里,他總喜歡把一勺勺的西米露甩到天花板上,因為他不愛吃這種黏黏的東西。西米露變干后,就變成一團團粉粉的東西。
還有幾間屋子是不屬于任何人的,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作用,這些屋子擺放各種東西,比如書籍、游戲用具、雜志、防水材料和運動工具。在一個小房間里,有一臺辛格牌踏板縫紉機(這是我媽媽1922年結(jié)婚的時候買的)和一臺設(shè)計復(fù)雜的編織機(我認為它很好看),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媽媽會用這臺機器給我織毛襪。我非常喜歡看媽媽織東西,也很喜歡看著那一根根織針平滑地穿過毛線團。有一次媽媽織毛襪的時候,我讓她分神了,結(jié)果線團散開,線變得越來越長,一直拖到地上。
我們家多余的房間可以讓我父母用來招待親戚,比如博蒂姨媽等人,有時他們會在我家常住。這些房間里最大的一間留給了令人敬畏的安妮姨媽,她很少從耶路撒冷回來(如今她已經(jīng)去世30年了,這個房間到現(xiàn)在還被稱為“安妮的房間”)。當倫恩姨媽從德拉米爾回來的時候,她也要有自己的房間。她可以把她的書和喝茶用的東西放在這個房間里。房間里有一個小煤氣爐,她可以自己沏茶。她有時會請我去她房間喝茶,我感覺自己好像走進了一個不同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了樂趣、品位、禮儀和無條件的愛。
當我的舅舅喬在戰(zhàn)爭中被日本俘虜后,他的兒子和女兒就過來和我們一起住。喬舅舅過去是馬來半島的一名醫(yī)生。在戰(zhàn)爭年代,我父母還會將一些歐洲難民帶到家里來。所以,房子雖然很大,但是從來沒有閑置過。相反,這座房子里居住著十幾個不完整的家庭,不僅僅是我們一家-我父母、我的三個哥哥和我,我的舅舅、姨媽、伯叔和姑姑們也會不時過來住,還有我們家的保姆、護士、廚師,以及那些來來往往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