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全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梵文、羅馬字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也稱《般若波羅蜜心經(jīng)》,略稱《般若心經(jīng)》或《心經(jīng)》。摩訶,意即偉大的;般?,譯為智慧;波羅蜜多,即到達(dá)彼岸,完成智慧。心經(jīng)則為“首要之中心教義”,故全名譯為“完成至高無上智慧的首要法門”?!缎慕?jīng)》屬于《大品般若經(jīng)》六百卷中的一節(jié),乃大乘佛法之深法、《大般若經(jīng)》之心髓。全經(jīng)只有一卷,可謂言簡而義豐,詞寡而旨深。
相傳《心經(jīng)》寫于公元前1世紀(jì)的貴霜帝國(Kushan Empire,古國名)境內(nèi),公元222-254年,月氏和尚支謙將它譯成漢語,這也是歷史上最早的《心經(jīng)》漢譯本。《心經(jīng)》歷代的譯本共有十四種,其中流通最廣的是玄奘大師的翻譯本。玄奘的譯本,共二百六十字,闡述五蘊(yùn)、三科、四諦、十二?緣等皆空的佛教義理,而歸于“無所得”(不可得),認(rèn)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證得菩提果。由于經(jīng)文簡短,便于持誦,流行甚廣。近現(xiàn)代,玄奘的譯本又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
除了玄奘的譯本,還有失譯本《摩訶般若波羅蜜神咒》,舊題《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jīng)》,傳為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所譯?,F(xiàn)存異譯本有六種:
唐摩揭陀國三藏.法月譯《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唐闕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唐三藏.智慧輪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唐三藏.法成譯《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敦煌發(fā)現(xiàn)譯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宋西天三藏.施護(hù)譯《圣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玄奘譯本、失譯本和敦煌本為“小本”,只有正文;其余為“廣本”,有序、正、流通三分。
《心經(jīng)》的現(xiàn)存梵本有在尼泊爾發(fā)現(xiàn)的廣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種傳寫摩刻小本。日本手抄貝葉梵本,為609年以后所作。另外,在我國的敦煌還發(fā)現(xiàn)了《心經(jīng)》的七種譯本,其中,廣本與藏文大藏經(jīng)所收錄的《心經(jīng)》相同。
《心經(jīng)》的注疏相傳有兩百余種,僅中國撰述即有四十余種。印度提婆的《心經(jīng)注》、唐朝新羅僧人圓測的《心?贊》等都是著名的《心經(jīng)》注疏本。
所謂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人生在世,為什么煩惱總是緊緊跟隨?怎樣才能祛除煩惱,讓浮躁的心沉靜下來?或者,你念誦一遍《心經(jīng)》就可以馬上找到答案。佛經(jīng)上說,念誦《心經(jīng)》的功德,不亞于念誦六百卷的《大般若經(jīng)》。歷代的修行者都通過反復(fù)念誦佛經(jīng)得到殊勝的加持,各家各派更是將之列入朝暮課誦。佛教中以《大般若經(jīng)》為大乘佛教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經(jīng)典,而《心經(jīng)》即是將此經(jīng)典濃縮成最精簡的佛教根本思想。
誦讀《心經(jīng)》可以瞬間拋開煩惱,讓心變得寧靜,這種寧靜可以生出一種力量,這個力量就是智慧。凈空法師說:“佛法,就是給我們講解宇宙的真相?!狈鸱?,也可以觀照我們的人生?!缎慕?jīng)》的經(jīng)文極其簡短,很方便人們隨時誦記。我們可以在反復(fù)的誦讀中,漸漸開啟智慧,漸漸領(lǐng)悟宇宙的真相、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