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之戰(zhàn)對于大流士,當然是個巨大的打擊。但那次遠征也并非一無所獲,波斯人畢竟占領了愛琴海的許多島嶼。
大流士積極籌劃下一次遠征。但正在此時,埃及爆發(fā)叛亂。大流士要在埃及和希臘之間做個選擇:哪一個更可恨,更應該先鏟除?他還沒有來得及作出決定,就忽然死去了。
這并不奇怪,帝王也終有一死,何況他已經(jīng)是一個六十四歲的老人。
大流士有眾多妻妾,這些女人為他生下許多孩子。其中只有一位能成為波斯之主,他就是薛西斯。薛西斯繼承王位毫無懸念。他的母親是大流士的王后,也是波斯開國之王居魯士的女兒。在所有波斯王子中,薛西斯是最尊貴的一位。
公元前485年,薛西斯成了波斯第四代國王。
在美國電影《300》中,薛西斯是一個俊美詭異的青年,臉頰上掛著成串的金環(huán),身材高得不合常理,張嘴就是一口沙啞的英語。這純粹是歪曲。事實上,薛西斯臉上沒有金環(huán),反而蓄著長須。但他確實非常高大英俊,在整個帝國里罕有其匹。
從希羅多德所著的《歷史》中看,薛西斯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他認為自己處于世界之巔,從那里俯視著螻蟻般萬千眾生。他的舉動時而寬宏,時而暴虐,難以揣摩。他的本性并不殘忍,在某些特殊的時刻,他甚至像詩人一樣心思細膩,感懷傷世。如果拿中國的帝王和他比較,最接近于他的是隋煬帝。
除了希羅多德以外,還有一個關于薛西斯的資料來源,那就是《圣經(jīng)》?!杜f約?以斯貼記》里記載了他后宮里的一個傳奇。在這個故事里,薛西斯握有難以想象的權力,他左手握著生,右手握著死。而他伸出哪只手,沒有人可以揣度。
帝國里所有人都匍匐在他腳下,除了他,沒有人享有安全和尊嚴。
王后是他的奴隸。他曾在酒后,命令王后走到那些醉漢面前展示自己的美麗。他就像一個富翁在炫耀自己的珠寶。王后拒絕了這個命令,捍衛(wèi)了自己的尊嚴。但她付出了慘痛代價。她馬上被廢黜,打入冷宮。后宮里的嬪妃,如果不蒙他召見而擅自進入寢宮,都會有生命的危險。如果薛西斯向她伸出了金杖,那么她將被赦免。如果他沒有伸出,那么她就會被處死——哪怕她是王后。
首相是他的奴隸。他可以輕易地扶植起一位首相,也可以同樣漫不經(jīng)心地處死他。雖然首相可以聚斂起龐大的財富,擁有顯赫的權勢,但薛西斯的一次憤怒,就可以讓這一切化為烏有。
至于那遍布帝國的猶太人,則更是他卑賤的奴隸。整個猶太民族的生死完全系于他一念之間。是遭受可怕的滅族,還是享受國王的恩寵?全體猶太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等待著蘇撒皇宮的王諭。一個民族在生死之間的等待與掙扎,構成了《以斯貼記》的核心。
《以斯貼記》成書于較晚的時期。作為一個故事,它是杜撰的。作為一個歷史小說,它的細節(jié)描述也是不準確的。但是,它傳達出了薛西斯帝國的氣氛:薛西斯的意志是遮蔽天地的網(wǎng),整個帝國的臣民都在網(wǎng)中。
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的網(wǎng)撒向了愛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