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楠:也為了讓她安心。
吳韶成:就說了這么一句話,以后再沒見面。
陳曉楠:這是他們兩個的最后一面。
吳韶成:是。過了幾天,她把我父親在獄中寫的遺書交給我,里邊說:“我素不事資產(chǎn),生活亦儉樸,手邊有錢均已購書與援助戚友。望兒輩體會我一生清廉,應知自立為善人,堅守吾家清廉節(jié)儉家風,則吾意足矣?!边@是他對我們兒女的交待。
陳曉楠:遺書有沒有提他在地下黨的事?
吳韶成:沒有。他就一句話:“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本瓦@一句,把所有東西都包括了。
陳曉楠:你母親出來之后生活有來源嗎?
吳韶成:生活很困難,當時親戚朋友都不愿意和他們接觸太多,怕受連累。我妹妹當時16 歲,千方百計維持這個家庭,后來也不念書了,很快就嫁人了。
陳曉楠:在臺灣社會大家對這種事是避之不及的。
吳韶成:直到今天還是如此。我妹妹一直擔驚受怕,心理負擔挺重,大陸有人來她都不愿意見,就怕在當?shù)赜秩浅鍪裁词?。猶如驚弓之鳥,這幾十年來每天都過得心驚膽戰(zhàn)的。
雖然吳石和朱諶之后來得到了平反,但是在吳韶成和朱曉楓的心中卻始終裝著巨大的遺憾和謎團。沒有太多人知道他們父母的慘烈犧牲,連他們自己也都無法獲知父親母親在最后的日子里究竟經(jīng)歷了些什么。這兩位義無反顧為信仰而犧牲的潛伏者,始終沒能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連他們的故事也沒能回來。在父母犧牲后的半個多世紀里,吳韶成和朱曉楓只能在父親母親留下的少數(shù)書信與照片里回憶父母的音容笑貌。而更讓他們痛苦的是,清明節(jié)里想為父母掃墓,連可掃的墓都找不到。
直到2000 年,一組刑場照片的曝光才把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推到人們面前。也正是這一組照片,讓朱曉楓下定了決心無論如何也想找到母親在臺灣的遺骸。她開始委托照片展覽的發(fā)起者臺灣著名記者徐宗懋幫忙尋找。
朱曉楓:很多犧牲者的遺骸都有下落了,就我媽媽的遺骸一直沒有消息。我想了解一下到底我媽媽有沒有遺骸?有沒有人給她收尸?我非常希望能夠找到她的遺骸,把她運到大陸來,運到家鄉(xiāng)來,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讓她能夠回來。但是最后尋找的結(jié)果是得知我媽媽的尸體沒有人收尸,而且也沒有著落。從感情上來說,人家吳石畢竟槍斃了以后,馬上家人就把他收尸了,我媽媽沒有人去給她收尸,死無葬身之地。我也能夠理解,我姐姐(陳蓮芳)他們當時受到牽連被審查了很久,到現(xiàn)在還不敢提這件事,他們當然也不敢去收尸,怕再被連累。我前后找了3 年一直沒找到,心也慢慢淡了。我知道這很難,而且中國人有句老話,“青山處處埋忠骨”,找不到就找不到吧。實際上她留給我們的是她的一種精神,其他什么也沒有留給我們。我想人們不應該忘記她。
也是在2000 年,隨著兩岸關系緩和,吳韶成終于能夠從臺灣小妹那里將父親的骨灰運回大陸。他將骨灰安放在北京福田公墓,默默地為父親守靈。50 年之后,吳石將軍終于以這樣特殊的方式歸來。而年過80 的吳韶成在人生的晚年終于能夠和父親相聚。
吳韶成:我舍不得我父親,就把骨灰留在家里。
陳曉楠:當時把骨灰?guī)Щ貋硪彩窍牒透赣H以這種方式團聚一下。
吳韶成:這樣到過年過節(jié)過生日的時候,我也可以燒燒香,磕個頭。我這一輩子沒有對我父親盡到孝心。
陳曉楠:這是您特別大的遺憾。
吳韶成:我都不愿意說,想起來就難過……
□ 陳曉楠
吳韶成至今還記得,父親遺愿中對他的囑托。父親說自己沒有任何財產(chǎn),唯一可以留下的就是他的那些書,希望在去世之后能夠建一座圖書館。但是吳韶成說很多書在“文革”當中都被銷毀了,
這個遺愿在他的有生之年恐怕很難達成,這也是他此生最大的遺憾。吳石的骨灰至今安放在北京福田公墓,而朱諶之的骨灰雖然最終沒能回到故土,但1995 年她的家鄉(xiāng)寧波鎮(zhèn)??h在鎮(zhèn)海中學操場的旁邊,也是她的故居旁邊建了一個小小的紀念館。吳石、朱諶之就這樣終于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到了家鄉(xiāng)。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的故事,或許在很多人眼中他們是烈士是英雄,但我知道在吳韶成在朱曉楓的心目中,他們始終還是最普通也最不普通的父親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