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的美德
有時候,人的善,或許只是一種被動的美德。人甘愿善良,或許不過是被命運脅迫的結(jié)果。
《犯罪現(xiàn)場:拉斯維加斯》第七季里有這么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個英俊的男人,他們整個家族都患有多毛癥,一旦徹底發(fā)病,就會長出濃密的毛發(fā),變得貌似人猿。他的妹妹已經(jīng)發(fā)病了,從此躲進一間密室,再也不敢面對世界,而他隨時都在發(fā)病的邊緣,隨時有可能被這個自詡正常的世界擯棄在外。他知道自己的缺陷,他也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所以他在所有的地方都做到最好,努力做一個好哥哥、好朋友、好情人。但最后他還是被他最好的朋友殺死了,因為他和朋友的妹妹戀愛,幾至談婚論嫁。在他被害之后,他的戀人說,他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情人,“他因為有缺陷,在別的地方就力求完美”。
某個名人,在成名的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如果你讀過周黎明與娛樂圈有關(guān)的那些文章,應(yīng)當知道這指的是什么),也讓他的生活成為一個巨大的秘密,一旦有所泄露,就會使他陷入身敗名裂的境地。但他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他公司的員工說,他們一生中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好的領(lǐng)導(dǎo),從沒見過這么好的人,“太好太好了”。他因為沒能使自己的命運完美,就在對待別人的方式上力求完美,因為知道自己生活里布滿地雷,就提前為自己懺悔,為自己埋設(shè)伏線、爭取原諒。
善,也許只是無力作惡的結(jié)果,是人性里尖銳的、乖戾的部分和自信心一起橫遭挫折的結(jié)果,是重創(chuàng)之后向著一切妥協(xié),是被命運脅迫之后造就的軟弱,是被惡侵害過之后,作為受害者,對作惡的回避。我所知道的、經(jīng)歷過的善良的人,都是不那么順利的人,他們對別人的體察,提示著過去和現(xiàn)在境遇的坎坷。正如周曉楓所說:“雖然認定善是人性中最值得稱頌的品質(zhì),但我也習慣把它理解為無能為力的被動的美德?!?/p>
不過,即便是被動的美德,也需要反省才能促成。比如濮存昕,接受訪談,說起自己為什么會熱心公益事業(yè),原因之一,是他在“文革”期間傷害過別人:“我曾經(jīng)傷害過別人,打所謂的資本家。那老太太三天之后死掉了?,F(xiàn)在想起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很難忘掉。當你成長起來以后,捫心自問,你在檢討自己過去的時候,突然間這個事情冒出來了?!彼运麤Q定現(xiàn)在“要做一些事情,要做一些好事情帶給別人,因為你有問題”。同樣經(jīng)歷的人那么多,未必都出現(xiàn)善的轉(zhuǎn)折,反而有人破罐破摔永遠彪悍,因為他們并不反省。
反省促成了善,或者說,反省就是善的因子,甚至是善本身。所以,即便是被動的美德,也還是有主動的因素。要懂得反省,才有轉(zhuǎn)向善的希望。
偶然認識了一個在最基層工作的年輕人,因其言語囂張,很不受我們待見,但飯局中間,他突然停下筷子,面露憂色,提起當天那個在拆遷中被推出屋外的老太太,“不知道她摔壞了沒有”——還有救,還不是那么良知泯滅,我們愿意與他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