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寶釵走得近的探春有同樣的襟懷抱負,同聲同氣,是以彼此理解、扶持,成為大觀園女子之中的領(lǐng)袖人物。跟她們一樣有著男子氣概的是湘云,不僅能詩文,還能自充荊軻聶政,打抱不平。這三位貴族女子生于男子普遍污濁腐朽的時代,雖然有才,卻不能有所作為。掌管著家政大權(quán)的可卿、熙鳳,以及同樣有著相同抱負和氣概的下層女子襲人、麝月、鴛鴦、平兒,她們一例遭受了命運悲劇、人生掙扎終至于失敗的痛苦。用曹雪芹的眼光來看,男子搞壞了世界,卻不許女子來拯救,已經(jīng)萬劫不復(fù),竟然還要以這些優(yōu)美的女子來為這個被搞壞的世界陪葬,則更是不可饒恕。這是曹雪芹的悲歌之一。它深刻地體現(xiàn)了曹雪芹所要控訴的社會的不公不義,也寫出了那個時代和王朝終將坍塌的必然性。
這些可愛女子被現(xiàn)實扭曲,恨不得自己成為男子,卻要依靠男子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和理想。面對她們,讀者不會感到一陣深深的悲涼憤慨么?而身處其中的賈寶玉,眼見男子之墮落腐敗無可挽救,而身邊女子一心功名利祿、利欲熏心,重蹈灰暗的功名之路,他怎能不感到刺骨的痛楚、無奈和同情?于是,在寶玉心目中,那些保持著女子真性情的黛玉、晴雯、芳官等,就更加可愛、崇高,更加具有壓倒性的吸引力了。
寶釵不必入宮待選,則終身大事已經(jīng)呼之欲出,寶玉呆子,竟然無所覺察,可謂天真爛漫之人,心無雜邪旁念,真令人為之嘆息。只是其他人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但看作者下回寫到寶玉金鎖是一對兒,令人會心一笑:癡兒竟尚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