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哪里有心情在乎這些肉體上的細微缺陷。他已完全為這個年輕人的名字所震驚。他把自己的腦袋伸進自己的肚子里,在里頭一陣狂喊:“我沒看錯人。天啦,韓非!他就是韓非!”
李斯近乎癲狂的興奮,不是沒有來由的。韓非,韓國公子,弱冠之年便已才高四海、名動天下。崇拜英雄是人類的本性,韓非,便是為當時無數讀書人崇拜的英雄。李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能有幸和傳說中的韓非同窗讀書。因此,一時的失態(tài)也在情理之中。兩人坐下擺了會兒龍門陣,均有相見恨晚之意。韓非想不到的是,在蘭陵這么個小地方,除了荀卿先生之外,居然還有李斯這么一位智慧之人。李斯想到的卻是,韓非我不如也,我將從而游之,從而學之,從而過之。李斯撂下包袱,不走了。
韓非的到來,在荀卿的弟子中間引發(fā)了不小的轟動。韓非所到之處,總會被狂熱的同學們包圍,向他提些五花八門的問題。韓非為人口吃,每由李斯代答。李斯雖為代答,卻總能暗合韓非的心意。很快,李斯和韓非便成為一對死黨。兩人居則同室,出則同車,親密之態(tài),不遜于新婚的夫妻??v觀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像李斯和韓非這樣令后人心潮澎湃的兩個男人的相遇實不多見。究其原因,一是要相遇的兩個人都是超重量級人物,而且噸位相當。二是要足夠年輕,至少不能太老,人一老,便會固執(zhí)或傲慢得令人生厭。三是要在一起的時間夠長,一夜情什么的都不能算。四是要互相影響,彼此促益。五是兩人分開后均能在境界上較前有一提升,想來想去,大概也只有唐朝那兩個半人半神的詩人——李白和杜甫了。這種可遇不可求的相逢,緣分啊。與此相比,一男一女的相遇則等而下之了許多。即便是才子佳人遇見,那又如何?大家見面了,做愛了,爽的只能是自己,就算拍成A片流傳后世,后人想到你們,最多也就是性欲高漲,斷然不會心魄搖蕩,只悔生之晚也,不得從游請益。所以說,境界有差距。扯遠了,打住。堅決打住。
看見李斯和韓非如此相得,最高興的莫過于荀卿老先生了。他蒼老的心靈如同秋日的田野,沉浸在豐收的金黃之中。他不無自豪地在孔子畫像前祝曰:吾道之光,吾道之倡,又豈在門人之寡眾?視韓非李斯二人,較圣門七十二賢人孰如?
回到李斯,他在韓非身上學到的知識不會比他從荀卿身上學到的少。韓非以他獨特的貴族視角和超凡的天才,將李斯領入了一片全新的天地。韓非帶來的珍貴典籍、對各國形勢的分析判斷、對歷朝得失的深入見解,都使李斯受益匪淺。李斯像一塊貪婪而高效的海綿,能迅速把他所接觸到的知識吸干消化。日后,李斯回憶起這段美好的求學歲月時,這樣評價他和韓非的關系:不遇李斯,韓非不失為韓非;不遇韓非,李斯不得為李斯。這話多少有些謙虛。我愿意做這樣一個比喻,即把李斯和韓非比擬成兩個生產知識的國家。韓非國通過“口吃牌火車”向李斯國傾銷了大量的知識產品,李斯國卻也通過“抬杠號貨輪”向韓非國反傾銷了大量的知識產品。除了荀卿國之外,韓非國和李斯國互為最大的“知識貿易伙伴”。只不過最終結算下來,韓非國是貿易順差國,李斯國是貿易逆差國。當時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