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97 看電影《泰坦尼克號》

我們臺灣這些年 作者:廖信忠


  

不知道為什么,1997年有太多的事好提。也許是上了大學,脫離了純粹的讀書生活,有閑暇來注意其他的事,所以,一些小細節(jié)也被放大了。

這年年底,《泰坦尼克號》上映,簡直就讓全球觀眾為之瘋狂。這部片在上映之前其實已經夠引起話題了,光是看那個拍攝現(xiàn)場的花絮就足夠讓人感到震撼。那時候一般評論并不看好這部影片,紛紛認為這部影片會賠得很慘。但大家都已經躍躍欲試,想要去看看這部號稱影史上花了最多錢的電影到底拍得如何。

《泰坦尼克號》在臺灣上映是跟北美同步的。這一天,我準備看10點早場。因為預期心理,我在清晨6點就到西門町的電影院前準備排隊買票。沒想到,9點開始賣票,在6點時,電影院前的廣場已經擠滿了人,萬頭攢動,繞了一圈又一圈,完全不知道從何排起。那一天,幾乎西門町的主要戲院都在上映這部影片,因此,越接近戲院區(qū),人就越多,大家一看人都往那個方向走,心里就更急了。

西門町是臺北傳統(tǒng)的電影街,在臺北要看首輪的好萊塢大片,這里幾乎都找得到。記得我小的時候正是西門町的全盛期,西門町主要的武昌街上,兩側一家家的電影院林立,一到假日電影散場,整條街道簡直就水泄不通。大家一說要看電影,都會想到這里。后來,臺北的主要商業(yè)區(qū)開始向東發(fā)展,即所謂忠孝東路的東區(qū)一帶,西門町也跟著沒落。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后,整個西門町重新規(guī)劃為步行街,然后被定位在青少年次文化的主要聚集地,這里才又好像復活一樣,重新熱鬧起來。現(xiàn)在,只要假日到西門町的步行街,一定可以看到歌手在這邊舉辦小型演唱會、簽唱會、唱片首賣會等。當然啦,這樣的活動是極少在東區(qū)辦的。因為現(xiàn)在一般就已經有刻板印象認為,西門町這一帶是屬于青少年的地方,東區(qū)那一帶是屬于較成熟的白領小資的地方。

西門町的主要電影院,好幾家都是那種大型電影院,幾千人的座位,銀幕好幾層樓高,聲光效果皆是一流,如臺北市傳統(tǒng)上最有名的國賓戲院、樂聲、日新等。到后來電影業(yè)開始不景氣,才慢慢流行起大廳,再配合幾個小廳放其他電影的形式。

回到主題,《泰坦尼克號》上映的那一天,雖然各大小戲院大廳小廳都在放映,但大家的認知里,覺得這樣聲光效果一流的電影就應該去那種超大廳看,因此每個人也都提早來買票,想盡辦法搶頭香。

所以,等到9點整戲院的電卷門一拉,票房一開,整個這一片盲目、不知從何排起的黑壓壓的人群還不等門全部拉上,就開始海嘯般沖進售票區(qū),尖叫吵鬧及哭聲不斷。我也奮勇往前沖,好不容易搶到一張座位票和一張無座票。

話說,我在高三時認識了一個小女朋友,當時她才初三呢!后來等到我上大學、她上了高一時,我才開始追她。不過大家也知道,小女生總是嬌氣十足,對“大哥哥”總是愛理不理的。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沒有結果,干脆設個“停損”放棄了,免得我花太多時間和金錢。沒想到這妞古靈精怪的,我一“停損”,她就來個技術性反彈,又撒嬌得讓我狠不下心了。反正,那一天我約了她去看《泰坦尼克號》。她當然不可能陪我那么一大早去排隊,因此我只好先去沖鋒陷陣,搶到兩張票后又趕緊去把她接來看電影。

進場后,我當然把那個座位讓給她坐,我自己則坐在旁邊的走道樓梯上。因為一般大廳的戲院,座位編排都是如樓梯般一層層往下的,所以也不會有擋到視線的問題。這戲院也真夠黑心的,位置都坐滿了還繼續(xù)賣票,所以還有一堆人也是這樣坐在走道間看的。

電影的內容就不提了,反正我是對里面的特效看得目瞪口呆。尤其是海水沖進船艙后大家四散逃命的片段,不知道為什么看了特別有快感,大概是從小就愛看有關海洋災難片的影響。

等到電影結束,燈光打開后,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觀眾都是眼眶紅紅的,激烈者也不在少數(shù),大多數(shù)的男朋友都在安慰他們的女朋友。我的小女朋友呢,也是眼眶稍紅??此蘖耍覜]有哭豈不是顯得我很冷血,于是我也假裝擦擦眼眶,擠出幾滴鱷魚的眼淚,表示我感同身受。

等出了電影院,沒走幾步路,她突然拉起了我的手。我又驚又喜,不過后來又想到,其實她并不是在牽我的手,只不過是在想她心中的杰克。

這是我第一次交女朋友,第一次跟女生看電影,第一次牽女生的手,都趕上了那一年末《泰坦尼克號》上映時的瘋狂熱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