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遇有肇事記車號處理賠償可查找

青年不可不知:100條法律常識 作者:張世琦


張老漢騎著三輪車去集市賣菜,在一個丁字路口被一輛東風牌大卡車撞倒。老漢頭部著地,可是老漢很快從地上爬起,外表沒有明顯傷痕。司機提出送老漢去醫(yī)院檢查,老漢拒絕了。司機又掏出100塊錢遞給老漢,老漢也沒要,騎上自己的三輪車走了。司機見無大礙,也開車離去。不料,4小時后,老漢突然昏倒在地,被送到醫(yī)院急救。經(jīng)查,老漢系顱腦出血,需手術治療。老漢的兒子得知此事是由車禍導致,急忙到交警大隊報案。由于當時沒留什么記載,肇事車輛一時查無下落。老漢一家心急如焚,巨額醫(yī)藥費一時難以籌齊。

此時,有人透露了一條重要信息:同村一對賣菜的母子目睹了車禍發(fā)生并記下了車號。老漢之子喜出望外,急忙找到那對知情母子,知情人承認記下了車號,但要求給付2000元信息費。老漢之子一時拿不出這筆錢,只好將此情況告訴交警大隊。交警親自出馬,但遭到知情母子的拒絕。時間一天天過去,老漢的醫(yī)療費成了最愁人的問題。無奈之中,老漢之子只好再去知情人家商談,結(jié)果知情人終讓價200元,老漢之子將1800元交付后,從知情母子手中拿到了肇事車號。警方據(jù)此很快查到了肇事車輛和司機。

此事經(jīng)媒體報出后,引起人們不同的反響,一時間議論紛紛。有人認為:這是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行為;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的丑惡行為,無異于敲詐勒索犯罪;還有人認為:提供信息幫助解決了重大經(jīng)濟危機,從中獲酬是可行的,既利他人又利己;當然還有人認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可取。有助于他人,不一定非使自己獲利。不給錢就不助人,是不應受到稱道的。面對記者的采訪,知情人是這樣表露心態(tài)的:提供信息要承擔風險,萬一肇事方找麻煩咋辦?讓我無償擔風險,這也不對……

法律聚焦:索要信息費是否合法

目前,對于提供有助于人的重要信息是否應收費的問題,我國法律尚無明文規(guī)定。從法理上講,凡是法律不禁止的行為,都是可行的。法律規(guī)范的行為,是人們行為的最低底線。因此,有些合法的行為卻未必符合道德。法律對人們行為的調(diào)整不僅有限,有時還顯得很無奈。如法律雖明確規(guī)定,證人有作證的義務,但證人不做證卻無罰則。沒有強制力的保障,義務就如同虛設。道德對人們行為的規(guī)范,靠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精神文明的引導,社會輿論的監(jiān)督與影響,靠的是人們的自覺遵守與維護??梢?,守法靠他律,守德靠自律。每個社會都有自身的道德理念和要求,人類社會共同推崇的思想,應作為我們生活中最起碼、最基本的行為準則,諸如:仁愛、善良、正義、誠信、扶危濟困、樂于助人等。缺失了上述品德,這世界還會有溫情嗎?

案例警示:

(1)助人是善舉

人類社會是群居的社會。人類的生存靠彼此緊密的支撐。危難中施與援手,是人類本性的顯示,是最感人的善舉,是最高貴的品行。助人不僅僅是一種給予、一種付出,也是一種得到、一種獲取。你會從中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價值,發(fā)現(xiàn)被社會所需要、被他人所需要的快樂,你同時也獲得了社會的贊許和他人的敬重。

(2)助人是大愛

人不僅要愛自己,也要愛他人??鬃诱f過:“愛人者,人恒愛之?!比绻f自助其實是一種自愛,那么,助人就是一種人間大愛。它無私無畏比較純粹,它自覺自愿確實高尚。助人行為將人間真愛不斷地傳承,從古至今生生不息。樂于助人、善于助人應是當今社會備受推崇的舉止和大力弘揚的精神,政府應褒獎為社會做出無私奉獻的公民。國家應該有一套有效可行的保護補償機制,最大范圍內(nèi)給助人者提供風險防護、風險補償,從而使助人之舉蔚然成風,幫助助人者了卻后顧之憂。

(3)助人要依法維權

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助人者只能是虧了自己、完全徹底地犧牲個人利益。這是徹頭徹尾的誤區(qū)。在我國,不論是見義勇為,還是熱心助人,凡因此遭受人身或財產(chǎn)方面損失時,均有權依法從受益方獲得相應的補償。這既合情合理,又公平合法。過去人們似乎已習慣于漠視助人者的權利,只偏重賦予他名譽,今后人們更要關注維護助人者的權益。這樣才能凈化社會環(huán)境,有利于打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互助互愛的文明和諧社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