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素心:懷平常心,做大事業(yè)(3)

銷售貴在有心 作者:唐崇健


【故事】

幾名大學畢業(yè)生相約回母校看望老師。老師看到這些學生非常高興,不斷地詢問他們近況如何。

話題逐漸轉到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其中幾位抱怨自己的不如意,認為所在工作單位的領導不給他們機會。老師聽后笑了笑,看了看沒有抱怨的同學,然后拿了幾個杯子過來。這些杯子,有的沒有任何花紋和圖案,看起來很普通;有的看上去很精致,感覺很昂貴。老師讓學生們自己挑選杯子倒水喝。

當所有學生手里都拿到一個杯子后,老師笑著說:“不知道你們是否注意到,剛才我拿來很多杯子讓你們選,那些看起來做工精細的漂亮杯子都被你們挑走了,剩下的都是些看起來最普通的杯子?!?/p>

“大家都希望找個漂亮的杯子喝水嘛!”一個學生樂呵呵地說。

老師拍著他的肩膀說:

“你們都想為自己挑選最好的東西,這不就是你們壓力的來源嗎?可是,你們真正需要的是杯子還是水呢?你們不知不覺中為了更好的杯子而徒增了煩惱。如果生活是水,那么工作、金錢、社會地位就是杯子,它們只是維持生活的工具。如果我們只注重杯子的外表,就沒有多少時間享受杯子里水的味道了?!?/p>

態(tài)度決定一切

物質財富只是使自己內心安頓的“活法”之一。物質財富使我們活得錦上添花,但絕不是人生的全部和唯一,我們應該是它的主人,而不能心為物役。只有我們擁有了積極的心態(tài),生活和工作的熱情才會持久,從而產生對人生成就的巨大推動作用。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人生方程式。最近,我有幸拜讀了日本“經營四圣”之一稻盛和夫的《活法。在書中,稻盛和夫凝聚一生的心得和感悟,給我們列出了他的人生方程式:

人生(或者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稻盛和夫認為,“思維方式”對人生及工作的結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他把思維方式通俗地解釋為:人的心態(tài)和生活態(tài)度。

心態(tài)和生活態(tài)度決定了一個人生命的走向——正向或負向。如果心態(tài)和生活態(tài)度出了問題,熱情越高,能力越強,破壞力就會越大,以致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甚至社會發(fā)展的趨勢背道而馳。稻盛和夫作為一名杰出的企業(yè)領袖,從不談多少治理企業(yè)的技巧和謀略,他的唯一心得就是“正向的思維方式”,即“想法積極,有建設性,具有合作精神,能以感恩的心與大家同心協(xié)力一齊前進,開朗而堅定,與人為善,關懷他人,有顆柔軟的心,愿意付出努力,知足,不為己利,亦不貪求等?!?/p>

稻盛和夫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少年時代的他成績平平,體弱多病,從未展露過任何天才或早慧的潛質,也不曾有人看好過他的前途。1997年,稻盛和夫不幸身患胃癌,手術兩個月后,他皈依佛門,以俗家弟子的身份到寺廟修行,拖著大病未愈的身體,到每家每戶門口誦經請求布施。正是由于他的這種經歷,使他獲得了他人無法企及的豐富體驗,練就了一顆平常之心,使他在有生之年締造了兩個世界500強企業(yè)。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本來都是普通人,但很少有人能做回一個真正的普通人。特別是在通達顯貴、人生得意之時,有多少人還能堅守當初那份腳踏實地、平和樸素的心態(tài)。

由此可見,要做個明白人、做明白事、不受別人蒙蔽并不難,最難的是不被自己所蒙蔽。物質的洪流漫過心靈的堤防,使得我們忘記了仰望星空,忘記了默觀內心,忘記了幸福真正的來源。有時候,我們?yōu)樽约旱男÷斆鞫凑醋韵?,卻沒有發(fā)現(xiàn)已經與真正的大智慧相去甚遠。其實,正是被自己蒙蔽了。

一個人工作的終極目的究竟是什么?我們之所以工作不僅僅是為了維系基本的生活,更因為人類是需要彼此照顧、彼此依靠、彼此交流的。如果我們大家都懷著互相照顧的心態(tài)去工作,自然就會得到別人的善待,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精英。工作沒有高貴和卑賤之分,更沒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是否成為精英與做什么工作沒有關系,甚至與成就大小也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精英一定是有所擔當?shù)娜?、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一定是身上帶著一些利他的、使命化東西的人,而絕非蠅營狗茍之輩。要成為一名銷售精英,也同樣如此。

我認為,銷售人員人生成功的方程式應該是:

明確目標 正確方法 努力堅持 良好心態(tài) 知識更新=銷售成功

物質財富只是使自己內心安頓的“活法”之一。物質財富使我們活得錦上添花,但絕不是人生的全部和唯一,我們應該是它的主人,而不能心為物役。只有我們擁有了積極的心態(tài),生活和工作的熱情才會持久,從而產生對人生成就的巨大推動作用。

一個人要時時提醒自己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要正確地看待自己、寬容地對待別人,努力與周圍的環(huán)境保持和諧。貧窮時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原則;富貴時不奢侈揮霍,不驕奢淫逸;成功時不志得意滿,依然精益求精、奮發(fā)進取。當然,保持平常心并不是要人安于現(xiàn)狀、不求上進,而是盡量把個人的名利、榮辱、進退看得淡一些,防止這些東西干擾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也不是要人看破紅塵、脫離實際,而是努力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把握正確的方向,堅持做有意義的事。“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講的就是一種平常心、大胸懷、大境界。很多人工作只是為了生活,當他成功了,當他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了,他會習慣于賺錢而不知怎么去好好地生活。擁有這樣的成功、這樣的財富、這樣的人生,幸福嗎?請記?。耗愕呢敻缓唾Y產是誰的?眼睛一閉都是社會的,你不可能也永遠帶不走。

【實例】

前段時間,公司發(fā)生了兩件關于投標標書出錯的事情,兩個項目都曾面臨淘汰出局的尷尬局面。但是,兩件事情的最終處理結果卻大相徑庭。

第一件事??蛻羰菄鴥纫患抑?,一直以精品理念著稱,堅持選擇一流品牌的供應商進行合作。本次年度招標,共有七家公司參加競爭。原來以為,憑借公司實力,此次投標應該勝券在握。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公司工作人員對招標書的要求理解不透,標書中竟然出現(xiàn)了兩點不該犯的錯誤,導致公司即將被判出局。這樣的結果,無論是對公司,還是對銷售人員,無疑都似當頭一盆涼水。是默認失敗的結果,還是力求一線生機?當銷售人員得到這個消息時,他沒有一味地抱怨和指責,而是決定據(jù)理力爭。他一趟又一趟地拜訪客戶,還與客戶高層進行了溝通,對公司出現(xiàn)的失誤表示真誠的道歉,并詳細介紹了公司的情況,表達了與客戶合作的良好意愿。他懇切地指出,無論是公司在行業(yè)內的地位,還是品牌形象、產品質量,都與客戶的“精品”理念相匹配。如果僅僅因為標書制作失誤,而導致項目流標,既有違客戶的招標初衷,對公司來說也不公平。客戶在聽取了銷售人員的誠懇解釋后,同意將公司作為特例,收回未中標通知書,讓公司重新制作標書。最終,公司憑借一流的資質、合理的報價而一舉中標。目前,該客戶已經成為公司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一個看似已經“山重水復疑無路”的結果,在銷售員的積極努力下,終于“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件事。一個重點項目,由公司的兩名銷售人員合作開發(fā)。直到項目投標時,兩個人還在相互協(xié)調彼此之間的利益關系,而沒有將精力完全放在項目跟蹤上。在這種情形下,同樣是因為公司內勤人員的失誤,標書也出現(xiàn)了兩個差錯:一是技術標中產品附件及專用工具沒有按標書要求在指定章節(jié)中具體列明;二是商務標中某個表格的格式被修改,公司未能予以簽字、蓋章說明。這樣的差錯,對標書總體內容而言,并不是致命的失誤。遺憾的是,負責此項目的銷售人員在得知這些情況后,沒有在第一時間采取補救措施、抓緊與客戶進行溝通、積極尋求轉機,而是一味地抱怨公司的失誤,最終導致標書被廢。本來,公司在價格、技術、質量、品牌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優(yōu)勢,但卻因為標書中的小小失誤而錯失良機,實在令人惋惜。從表面上看,公司內勤的工作失誤是導致失敗的直接原因,但失敗的真正原因是銷售人員的不作為,值得認真反思。

同樣的事情,不同的態(tài)度,結果也就不同。工作需要熱情和行動,工作需要勤奮和專注,工作需要積極和主動,工作更需要我們正確的態(tài)度,銷售工作更是如此。其實,人與人之間天資的差別很小,卻往往因為努力的程度不同,造成了人與人之間巨大的差距。在工作中,出現(xiàn)差錯在所難免,但細微的失誤不是失敗的借口。成敗的關鍵往往不在于客觀因素,而在于我們做事的態(tài)度。是直面困難,還是選擇放棄,這便是一個態(tài)度問題。所以,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須先端正態(tài)度,因為“態(tài)度決定一切”!

【故事】

日本,一名利用假期到東京帝國飯店打工的女大學生,在這個五星級飯店里分配到的工作是洗廁所。

當她第一天將手伸進馬桶刷洗時,差點當場嘔吐。勉強撐過幾日后,實在難以為繼,決定辭職。就在此刻,這位女大學生發(fā)現(xiàn),和她一起工作的一位老清潔工,居然在清洗工作完成后,從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了下去。大學生看得目瞪口呆,但老清潔工卻自豪地表示:經他清理過的馬桶,是干凈得連里面的水都可以喝下去的。

這個舉動給了這位女大學生很大的啟發(fā),令她了解到真正的敬業(yè)精神:任何工作,不論性質如何,都有理想、境界與更高的質量可以追尋;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不在于高低貴賤,卻在于從事工作的人能否把重點放在工作本身上,去做出更加精益求精的業(yè)績。

此后,再進入廁所時,大學生不再引以為苦,而是將其視為自我磨煉與提升的場所。每次清洗完馬桶,她也總是捫心自問:“我可以從這里面舀一杯水喝下去嗎?”假期結束,當經理驗收考核成果時,女大學生在所有人面前,從她清洗過的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了下去!

這個舉動同樣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總經理認為這名實習生就是必須要招攬的人才!畢業(yè)后,大學生果然順利進入東京帝國飯店工作。并憑著這簡直匪夷所思的敬業(yè)精神,37歲以前的她成為東京帝國飯店最出色的員工和晉升最快的人。

37歲以后,她步入政壇,最終在大選中成為日本內閣郵政大臣。這位女大學生的名字叫野田圣子?,F(xiàn)在,這位被認為極有潛力角逐首相的內閣大臣,每次自我介紹時總還是說:“我是最敬業(yè)的廁所清潔工和最忠于職守的內閣大臣!”

一個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功,源于他對工作懷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只有敬業(yè),才能磨煉才干;只有敬業(yè),才能促進職業(yè)成長;只有敬業(yè),才能創(chuàng)造更好的工作機遇。敬業(yè),首先就是對工作和崗位無限忠誠的投入。

在現(xiàn)實中,很多年輕人都有一種“擔心”——如果我為老板做了那么多,我能得到多大的回報?我是不是吃虧了?這種“擔心”是一種致命的毒藥,它會讓人糾纏于眼前小利而懈怠委靡,讓自己喪失最好的成長機會,從而耽誤自己的遠大前程。所以說,心態(tài)和思維決定前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