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黑夜之書

小春秋 作者:李敬澤


-- 《酉陽雜俎》

我在謝弗的《撒馬爾罕的金桃》中隱約看到《酉陽雜俎》,這部研究唐代外來文明的書燦爛、淫靡,書讀完了,如夜宴散了,慘淡的白晝降臨。

(誰能把一部學(xué)術(shù)的書寫得燦爛、淫靡?)

《酉陽雜俎》散落在《撒馬爾罕的金桃》的引文和腳注中,像一根細(xì)而長的金絲,在錦緞上閃爍不定。那時,在我的想象中,《酉陽雜俎》是一本秘密的書,它有一種魔鬼的性質(zhì),它無所不知,它收藏了所有黑暗、偏僻的知識。

(我斷定,王小波肯定讀過《酉陽雜俎》,我甚至看見,在博爾赫斯的圖書館里,在月光伸不到的角落,也有一本《酉陽雜俎》。)

后來我得到了這本書,但那是鉛字橫排本,一種大眾的、工業(yè)的氣息損傷了它的魔力,這不是魔鬼的書,而是公司職員或公務(wù)員的書。所以,我的夢想之一就是擁有一部明版的《酉陽雜俎》,借著昏黃的燭光讀,同時風(fēng)雨敲窗。

(矯情而且腐朽。)

于是,你就感到世界多么廣大深微,風(fēng)中有無數(shù)秘密的、神奇的消息在暗自流傳,在人與物與天之間,什么事是曾經(jīng)發(fā)生的?什么事是我們知道的或不知道的?

比如,鹽的知識:

昆吾陸鹽周十余里,無水,自生末鹽,月滿則如積雪,味甘;月虧則如薄霜,味苦;月盡則全盡。

(我們在品嘗月光嗎?)

比如,關(guān)于一種遙遠(yuǎn)的樹:

大食西南二千里有國,山谷間樹枝上,化生人首,如花,不解語。人借問,笑而已,頻笑輒落。

(大食為古阿拉伯,西南兩千里應(yīng)是非洲,如花的臉掛滿樹梢,他們在銀子一般的笑聲中飄落。)

比如,關(guān)于老虎的死亡:

虎初死,記其頭所藉處,候月黑夜掘之。深二尺當(dāng)?shù)梦锶珑?,蓋虎目光淪入地所為也。

(老虎絕望的目光凝固為物質(zhì),金黃、透明。)

--所有諸如此類的知識都透露了世界的某種不為人知的本質(zhì),這種本質(zhì)在此時已經(jīng)消散。

魯迅讀過《酉陽雜俎》,他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寫道:此書“或錄秘書,或敘異事,仙佛人鬼,以至動植,彌不畢載,以類相聚,有如類書。雖源或出于張華《博物志》,而在唐時,則猶獨創(chuàng)之作。”

(《故事新編》中那顆令人驚駭?shù)娜祟^在古中國的夜空中飛翔,《酉陽雜俎》載:“晉朱桓有一婢,其頭夜飛?!蹦桥右欢ㄓ酗h逸的長發(fā)。)

“類書”,一般的解釋是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但兩者形式上或有相似,基本精神卻判然有別,百科全書意在“啟蒙”,用理性對世界進行澄清、整理,而類書則匯集所有的奇談怪論和奇思妙想,所有的猜測、幻覺、傳言和胡說。百科全書是“正確”的,它已經(jīng)照耀全世界,但是,正確的生活是貧瘠的生活,正如正確的頭腦是無趣的頭腦,類書所保存的世界仍在理性的背面浮動,容納人類千變?nèi)f化、無窮無盡的錯誤。

(兩部著名的類書:《太平廣記》和《太平御覽》是由宋太宗倡議編纂的,我因此對該皇帝懷有敬意,他對人類生活的復(fù)雜性有著寬闊明智的理解。)

本雅明曾夢想撰寫一部全由引文構(gòu)成的書,而類書正是引文之書。但編纂類書通常是浩大的集體工程,在官方組織下,一群飽學(xué)之士從所有的書中搜撿只言片語、零磚剩瓦,然后構(gòu)筑一個所指渙散的宏大文本。

而《酉陽雜俎》卻由一人獨自完成,他是段成式,生當(dāng)殘陽如血的晚唐,當(dāng)過秘書省校書郎,官至太常少卿,得以瀏覽浩瀚的皇家藏書,又因為迭任刺史,行萬里路,想必聽了無數(shù)奇聞異事、流言蜚語。那時,類書的概念尚未形成,他只是懷有一種荒唐的激情,在他的想象中,許許多多的古時圣賢、后世大儒和史學(xué)家,他們在共同撰寫一部大書,在這部書中闡述和描繪人類在白天、在陽光下的清醒生活,但是,他將在這部書的背面全面記錄人的黑夜,黑夜的美妙、迷狂、恐怖和神秘,人在黑夜里放縱的怪癖……

(中國散文的這一脈,現(xiàn)代以來早已丟失殆盡,如今居然有人告誡你散文不能虛構(gòu),他們沒讀過《莊子》嗎?)

所以,《酉陽雜俎》是黑夜之書。

作為類書,《酉陽雜俎》并不純正,其中有大量個人創(chuàng)作的成分,即使是引文也經(jīng)過了段成式的重述。一千多年前的夜里,這個人臥于榻上,他似乎沉于幽藍(lán)的水底,他透過蕩漾的水凝望星空,每當(dāng)一顆流星劃過,他就翻身而起,匆匆寫下幾行字,然后把字條納入一個五彩斑斕的錦囊……

然后,在2002年的一個夜晚,我看到另一個唐朝,唐朝背面的唐朝。

--一個狂熱、剛猛的詩歌愛好者在身上刺滿了白居易的詩篇和插圖:

“荊州街子葛清,勇不膚撓,自頸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詩。成式嘗于荊客陳至呼觀之,令其自解,背上亦能暗記。反手指其札處,至‘不是此花偏愛菊’,則有一人持杯臨菊叢。又‘黃夾纈林寒有葉’,則指一樹,樹上掛纈,纈窠鎖勝絕細(xì)。凡刻三十余首,體無完膚?!?/p>

(啥是“酷”啊,這就是了。)

--據(jù)說,地里的瓜是忌香氣的,因此一場巨大的瓜災(zāi)發(fā)生了:

“鄭注大和初赴職河中,姬妾百余盡騎,香氣數(shù)里,逆于人鼻。是歲自京至河中所過路,瓜盡死,一蒂不獲?!?/p>

(瘋狂的香,瓜因窒息而死。)

--黃昏,一個女人被怪物吞噬了頭顱:

“柳氏露坐逐涼,有胡蜂繞其首面,柳氏以扇擊墮地,乃胡桃也。柳氏遽取玩之掌中,遂長,初如拳、如碗,驚顧之際,已如盤矣。曝然分為兩扇,空中輪轉(zhuǎn),聲如分蜂,忽合于柳氏首。柳氏碎首,齒著于樹?!?/p>

(“齒著于樹”! 想想吧,想想吧。)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