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兩連冠,不過其他球隊對湖人主場的特殊構造頗有微辭,他們主場球館由于觀眾席離球場太近,因此要比標準球場窄幾英尺,這使得麥肯和他的隊友們在防守時更具統(tǒng)治力。民族隊后衛(wèi)就抱怨說:“當麥肯,波拉德和米克森把手臂都張開時,沒有人可以通過那個狹窄的球場” 。
1950-51賽季:打破種族冰封 黑人加入
由于上賽季的17支球隊導致管理和賽制安排上的混亂,本賽季NBA又減少到11支球隊,重新劃分為東西兩個賽區(qū),西部包括湖人、皇家、活塞、奧林匹亞、黑鷹5支球隊,東部則由勇士、凱爾特人、尼克斯、國會、子彈和民族隊組成。不過華盛頓國會隊繼上賽季失去主教練奧爾巴赫后,本賽季僅僅打到一半就宣告退出,而他們的戰(zhàn)績也僅為糟糕的10勝25負。
本賽季另一個標志性的變化是黑人球員的加入。波士頓凱爾特人的查克 庫珀成為第一個通過選秀進入NBA的黑人;紐約尼克斯的“糖水”奈特 克里夫頓成為第一個和NBA簽約的黑人;華盛頓國會的埃爾 勞耶德成為第一個在NBA正式比賽中上場的黑人,而這要得益于國會隊本賽季的揭幕戰(zhàn)比其他球隊早一天舉行。常規(guī)賽階段,費城勇士以40勝26負排名東部第一,而明尼亞波利斯湖人則以44勝24負稱雄西部,羅切斯特皇家落后湖人3場位居第二。不過季后賽的進展卻是另一番景象,尼克斯在東部2-0輕取凱爾特人,3-2擊敗錫拉丘茲民族,晉級總決賽。西部的皇家隊則在后場核心鮑勃 戴維斯和身高6-9的中鋒艾爾尼 瑞森帶領下,先后淘汰活塞和湖人,取得了另一個總決賽席位。NBA的總決賽第一次打滿7個回合,皇家隊在最后一場以79-75絕殺尼克斯,贏得球隊歷史上的唯一一個總冠軍。
1951-52賽季:3秒區(qū)加寬 難阻湖人登頂
麥肯等大個子球員在內線肆無忌憚的打破了比賽的平衡性和觀賞性,為了限制大個子球員的統(tǒng)治力,罰球區(qū)從原來的6英尺加寬為12英尺。不過盡管跳投技術的發(fā)展帶動了比賽的進步,但某些規(guī)則卻嚴重制約了它的發(fā)展。由于進攻沒有時間限制,導致球隊領先后往往會采取延時策略――針對這一缺陷而制定的進攻24秒規(guī)則要在3年后才出現(xiàn)。1950年11月22日,在韋恩堡活塞和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的比賽中,雙方最終的比賽結果竟然是19比18,活塞取勝。第一節(jié)活塞8比7領先,第二節(jié)湖人隊13比11反超比分,下半場開始丑陋的一幕繼續(xù)上演,憤怒的觀眾把手中的雜物紛紛扔向場內,但為了限制麥肯的威力,活塞依舊控制節(jié)奏,比賽最后8分鐘,兩隊各投中一個罰球后湖人18比17領先,然后計時表走了4分鐘比分竟然沒有任何變化,活塞的采用的辦法就是一點,控制到最后時刻投最后一球。直到比賽還剩下10秒時,活塞的中鋒拉里 福斯特籃下晃過麥肯投中制勝一球。
不過幸虧比賽不都是這個樣子,雖然喬 福爾克斯是第一個將跳投在比賽中推廣的球員,但這個賽季出現(xiàn)了被視為跳投鼻祖的球員,費城勇士來自維蘭諾瓦大學的年輕前鋒保羅 阿里金。阿里金因嫌場地太滑難以站立選擇了每次跳投,不過他卻想不到發(fā)發(fā)現(xiàn)了命中率更高的投籃方式。整個賽季阿里金以場均分超過麥肯成為新的得分王,而他的投籃命中率同樣在全聯(lián)盟排第一。
本賽季也是聯(lián)盟建立以來第一次,所有的10支球隊都要打滿66場常規(guī)賽。NBA此時已成為大學天才球員的聚集地,麥肯、阿里金、麥考利、庫西都入選了年度最佳陣容一隊,剩下的那個席位則被鮑勃 戴維斯和多爾夫 海耶斯共同占有。尼克斯本賽季再度以東部第三名的身份殺入總決賽,而在西部,卷土重來的湖人3-1擊敗上屆總冠軍羅切斯特皇家,與尼克斯在總決賽會師。又是打滿7場,湖人最終利用主場優(yōu)勢,82-65贏得關鍵戰(zhàn)役的勝利,擊敗尼克斯重奪總冠軍。受到限制的麥肯得分遇到困難,但仍然以分排名第二,同時他場均還搶下個籃板。
1952-53賽季:王者麥肯 尼克斯的怨念
過多的犯規(guī)仍然是一個大問題,聯(lián)盟為此修訂了一些規(guī)則,但收效甚微,尤其是比賽的最后幾分鐘,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頻頻犯規(guī)。教練們總是寄希望于對手的罰球出現(xiàn)一罰或者兩罰全失的情況,而自己的隊員則能投籃命中2分。本賽季平均每場比賽的犯規(guī)數(shù)上升到驚人的58次,而球隊的平均罰球次數(shù)也創(chuàng)造了NBA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