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部長與國家》第二章(11)

部長與國家 作者:何建明


將軍天天與遠在前線的康世恩通話??凳蓝鲃t白天在施工現(xiàn)場指揮,晚上又忙著找各鉆井隊隊長和技術人員商議生產進展情況,然后再向北京的將軍匯報。

“余部長,看來這兒的情況真的很復雜,我們遇上了狡猾而又頑固的敵人了……”經過兩個多月的苦戰(zhàn),在又完成37口鉆井的勘探后,康世恩不得不語氣沉重地如實匯報道。

“……”北京的長途電話線里許久沒有將軍的說話聲音。

康世恩緊張地連聲“喂喂”地喊起來:“余部長,你在嗎?你聽到我剛才說的嗎?”

北京那邊終于說話了:“我在?!庇质且魂嚭芫玫某聊?/p>

康世恩鼻子酸酸的,他真想在自己親密無間的好領導、好戰(zhàn)友面前哭一聲。但他硬支撐著:“余部長,是我工作沒做到家……”

“別這么說。是敵人太狡猾!也怪我們太輕看了它?!北本┠沁呌謧鱽砺曇簦骸袄峡?,我看這樣:既然我們一時逮不到‘敵人’,那就留著以后等我們的技術過硬后,我們再殺它個回馬槍,你看怎么樣?”

康世恩連連點頭:“好的好的……”

“同志們,現(xiàn)在我宣布:鑒于川中地區(qū)地質情況復雜,本次川中會戰(zhàn)宣告結束,請各局把前線的隊伍撤回原單位……”電報大樓里,余秋里語氣沉重而又堅定地向遠在四川前線的隊伍和全國各石油單位如此宣布道。

1959年4月3日,上海。黨的八屆七中全會會議召開期間,他余秋里又一次被毛澤東當眾叫住,問的還是他的“最痛”。

“主席,四川情況不好。”

毛澤東像是沒有聽清似的朝余秋里“嗯”了一聲。

余秋里不得不重復報告:“報告主席,四川情況不好。經過勘探,發(fā)現(xiàn)那里的油層薄,產量低,下降快,我們沒有找到大油田?!庇嗲锢锏念^低得特別低,像犯了錯的孩兒見長輩,直挺挺地站地那兒等待毛澤東發(fā)落。

“噢?那好嘛!既然那個地方找不到,就換個地方找。東方不亮西方亮嘛!中國這么大的地方,我就不信找不到油!”余秋里覺得毛澤東就在他耳邊說話。

“是,主席。我們一定在別的地方找到大油田!”余秋里內心一陣激動,當他抬起頭,想向自己的最高統(tǒng)帥發(fā)誓保證什么時,見毛澤東已帶著他的同事走進了全會會場去了……這場“遭遇戰(zhàn)”后來真的讓余秋里記了一輩子。在1994年出版的《余秋里回憶錄》上他這樣說:“川中石油會戰(zhàn),可以說是我剛到石油部后打的一場‘遭遇戰(zhàn)’,也是轉到石油工業(yè)戰(zhàn)線后的第一次重大實踐。在這次會戰(zhàn)中,我們碰上了釘子,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得到了有益的啟示,對我以后的工作大有好處。通過川中找油,我進一步認識了石油工業(yè)的復雜性。實踐證明,一口井出油不等于整個構造能出油,一時出油不等于能長期出油,一時高產不等于能穩(wěn)定高產。……總之,川中會戰(zhàn)經驗教訓是深刻的。我曾對四川石油管理局的同志說:‘感謝你們四川,川中是教師爺,教訓了我們,使我們學乖了。”

幾個月后,余秋里真的在松遼的大慶會戰(zhàn)中,把川中“教師爺”一直請在自己的身邊,每逢重大決策之前,他都要默默地請教一番“川中教師爺”,然后再決斷千軍萬馬是進還是退。

這里有兩個細節(jié)要補充:在川中會戰(zhàn)中被余秋里“拔白旗”過的四川局總地質師李德生,后來被余秋里一紙調令調到部勘探司任總地質師,他在大慶油田發(fā)現(xiàn)中建立了重要功勛,現(xiàn)在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身體健康,依然在一線工作。

另一位被批過的秦文彩,也被余秋里重用,后任石油部副部長、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余秋里在川中會戰(zhàn)失敗后不久的一次大會上,當眾代表部黨組向秦文彩道歉,并以一個將軍的名義,給秦文彩敬了個正正規(guī)規(guī)的軍禮。

李德生和秦文彩每每談起這一幕往事,感嘆道:秋里同志既是個好領導,又是條硬漢子,他一旦知道自己錯了,敢于當眾承認并立即改正,這一點在我們高級干部中難能可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