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 逃出黑匣子(1)

拯救心靈 作者:游涵


案主:田女士,36歲,白領(lǐng)

  事件記錄:

田女士精明強干,一家三口日子過得令人羨慕,可近期,兩口子經(jīng)常犯口角。別的不說,她 最怕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但自己又無法控制夫妻間的摩擦。為此,他找到心理醫(yī)生,想評 斷出個是非。

  咨詢過程:

“在家里,老公就是個擺設(shè),”坐在心理咨詢師面前,田女士開始抱怨,“除了心眼好和有 點才氣,他實在沒什么可取之處。他說我只認(rèn)錢。有時候我甚至感覺這樣過下去挺沒勁的, 按說,我也不是那種‘錢串子’,可生活的壓力、周圍的目光、社會的認(rèn)可和價值的取向… …哪一個不拿錢說話?有時我也反思,但上述這些理由足以證明我沒錯。于是,我們開始冷 戰(zhàn),只要有機會,我就拿掙錢刺激他,本來嘛,一個大男人在家無所事事,錢又掙不了幾個 ,這個家全靠我,他如果在外面掙得多點,我何必這么累?”

田女士繼續(xù)闡述:“他說,我要的不是錢,是人前顯貴。一聽這話我就來氣,可回頭一想 ,他說的也不無道理,但讓我很不舒服?!?/p>

咨詢師問:“您的朋友多嗎?看得出,您是個很精明強干的人?!?/p>

聽到這,田女士笑了笑,“也許吧,在外面,我努力做到讓任何人滿意,不會給任何人添麻 煩,喜歡大包大攬。我的朋友大多與我的工作無關(guān)。”

“是不是可以說,您的朋友并不多?”咨詢師問道。

“是的?!彼拖骂^,“老公也說,我的心是封閉的,沒有人走得進(jìn)去。在我看來,沒有必 要 把心打開,人與人之間不就那么回事嗎――一手錢,一手貨,誰也別坑誰,人走茶涼?!?/p>

“你們經(jīng)常為什么樣的事吵嘴?”

沉默片刻,田女士呷了口茶,“一般在周末,老公喜歡待在家里,但我喜歡出去。帶著孩子 去公園,或是博物館……我覺得孩子應(yīng)該盡量與外界接觸,多見見世面……有一次老公實在 看不下去了,蹲下來對兩頭為難的兒子說:‘你就陪陪媽媽吧!’然后對我說:‘你想出去 就出去吧,別總是拿孩子當(dāng)借口,他正玩得開心呢?!谑?,我們又是一場‘戰(zhàn)爭’……”

“您為什么周末一定要出門呢,待在家里不好嗎?”咨詢師問。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她說,“我就是不想待在家里,只要能出去,這一天才舒服?!?/p>

“如果孩子也想在家玩呢?”

“我不太在意孩子怎么想,反正非出去不可,我根本不管孩子正在干什么,一定要終止他, 不想總把他關(guān)在家里,我覺得這對孩子不好!孩子肯定是聽我的,有時候盡管他很不情愿, 看我穿戴整齊,滿口的‘快點’、‘快點……’他就站在我面前,手里拿著玩具,怕惹我不 高興 。為此我也常抱怨老公,說:‘別人的孩子都是爸爸、媽媽陪著,可每次都是我?guī)е⒆樱?我看這個家,有你沒你都一樣!’”

“您是一個善于反省的媽媽,表達(dá)時也比較客觀,現(xiàn)在只是要搞清楚自己為什么周末一定要 出去,是嗎?”

“是的,”田女士點點頭,“我并不認(rèn)為自己都對,我花錢大手大腳,一到外面就像出了牢 籠 ,但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感受,家人是怎么想的,我就不清楚了,也不知道這么做到底對不對 。您能幫我分析一下嗎?我只是怕對孩子不好?!?/p>

“您的童年有沒有被體罰,具體地說就是被家人關(guān)過的經(jīng)歷?”咨詢師問。

  幼時經(jīng)歷:

聽到這里,田女士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說:“有的,媽媽生氣時就把我關(guān)進(jìn)小黑屋里,一 待 就是一兩個小時,有時候連飯都不給我吃,更不許我出去玩,不過,您是怎么知道的?”

“當(dāng)時,您是不是特別盼望出去和小朋友們玩?”咨詢師對田女士的疑問并不作正面回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