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主:賈先生,高級白領(lǐng),35歲
事件記錄(口述):
我的“一夜情”很多,有人說我是情種,我也不知怎么辦,就像吸毒的人一樣,沒有時,那 種癮一上來,真是難以自控,吸上了,便陶醉其中,之后,又有一種深深的自責和罪惡感。
朋友們都很著急,他們問我為什么不找一個穩(wěn)定的人結(jié)婚。為此我也問過自己,但當我試著 去接受一個新結(jié)識的女孩兒,并要求自己往“和她生活在一起”的方向發(fā)展時,一種莫名的 恐懼和焦慮油然而生。
父親常常說,我在婚姻面前是個懦夫!后來,我甚至不想在人前聽到有關(guān)家庭和戀愛的話題 ,家人一旦在談話間涉及到我,能躲開我便躲開,躲不開我就一陣歇斯底里,說“不干他們 的事,女人喜歡和我交往,也不想為短暫的浪漫負責,這本來就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沒 什么可大驚小怪的……”
可最終為了我的家人,我還是妥協(xié)了,以閃電的速度與一位“等了我”3年的女孩兒結(jié)了婚 。
剛度完蜜月,我又開始焦躁起來,巧的是,過去認識的女人又頻繁地打來電話,甚至在半夜 ,在凌晨……床頭柜的電話鈴聲一次次響起,對方那曖昧的聲音,在寂靜的房間顯得特別刺 耳,后來,太太終于忍耐不住了,抄起電話摔在桌上,大罵我太過分了,太欺負人了!
塵埃落定,我與那些女孩兒轉(zhuǎn)入“地下”,有時候還有約會,并逐步地以各種借口疏遠太太 。 總之,婚姻的新鮮感早已蕩然無存,與她在一起生活,成了不得不應付的,極其無聊的事。 一兩個月,還沒什么,可兩年過去了,焦慮的量積累到質(zhì),到了夫妻間非要討一個說法不 可的時候了。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外邊的事?”太太先捅破這層窗戶紙。
“什么事?”
“你心里明白,別裝糊涂。”
“我?”我佯裝委屈地看著她,“明白什么,你說清楚一點好不好?”
“3年了,你還想裝到哪一天?”太太嗚咽道,“從認識你到現(xiàn)在,我都在默默地容忍你, 等 你,等你回心轉(zhuǎn)意,一心想通過我的努力來感化你,可你一開始就不老實,成天朝三暮四, 本以為結(jié)了婚你會變,可誰知你變本加厲,光是我接到的陌生女人電話就不下十幾個,就更 別說你在外邊的,我始終搞不懂,既然你想這樣生活,為什么還要與我結(jié)婚,讓我在這個死 不死,活不活的家庭里?!”
老實說,太太說的沒有錯,但當時的我,根本冷靜不下來,她的話捅到了我的傷處,導致我 婚后最大的一次發(fā)作,我變成了個瘋子,指著她破口大罵,根本不講道理,甚至氣得我渾身 發(fā)抖。
從此,我們真的分居了,誰也不過問誰的事,就差去辦理離婚手續(xù)。如此過了3個月,我倒 老實下來,覺得去找那些女人很沒意思,不如一個人呆著,有時候也懷念和太太在一起談笑 風生的日子,那時候,我真想跑到太太屋里,告訴她我其實是很愛她的,可我始終沒有勇氣 。太太回來很晚時,我也會睡不著,在隔壁的沙發(fā)床上等那熟悉的開門聲。那個階段,如再 有女人打電話來,我都一拒了之,不久,逐步與她們都斷絕了關(guān)系。與此同時,“真想與太 太重歸于好”的念頭時時冒出。有時候我們在走廊,或是廚房里偶爾碰到了,我會主動上前 搭話,噓寒問暖一番,但她始終沒有我希望的那種反饋,這更增加了我的焦慮和自責。
偶然的一個機會,我看到一本書,里面涉及到一些心理問題。在其中的一章,我找到了自己 的角色,并隱隱約約感到自己這一份性格特質(zhì)的由來。于是,為了徹底搞清自己,也為了將 來的生活,我找到了書的作者,也就是心理咨詢師。
咨詢過程:
咨詢師第一眼看到我,就問我小時候是不是經(jīng)??床灰妺寢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