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8 女兒:母親的翻版(1)

拯救心靈 作者:游涵


案主:姜小姐,經(jīng)理,36歲

  幼時經(jīng)歷(口述):

我是眼睜睜看著母親離開人世的,那年我只有12歲。那時的感受,是我無力回天,只能趴 在爸爸懷里痛哭……在此之前,我一直生活在父母身邊,而大我兩歲的姐姐生下來不久就被 父母送到了外婆家,直到10歲才回到父母和我身邊。為此,她一直和我爭寵,后來爸爸再娶 ,我們的“戰(zhàn)火”才平息下來。

我們的新媽媽與我們合不來,我覺得她一點都不像我媽,姐姐也不喜歡她,為此她經(jīng)常和我 們發(fā)生沖突,爸爸夾在中間,兩頭為難。

我的生母親個性很強,每天的工作節(jié)奏壓得她幾乎透不過氣來,她是因工作強度太大,導 致腦溢血才離開人世的。而爸爸后來娶的新媽媽,卻是個很閑散的人,很早就辦了退休,在 家里養(yǎng)花養(yǎng)草,炒股和跳舞也是她消磨時間的方式。雖然看不慣她,但她畢竟是父親的妻子 ,我和姐姐也不得不接受這一現(xiàn)實。

后來我們各自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我工作很忙,且業(yè)績突出,但常感到心累體乏,單位組織 體檢,結(jié)果是我有低血壓。姐姐大學畢業(yè)后也參加了工作,結(jié)婚后辭了職,在家做起專職太 太。

為了我的身體,老公勸我去看醫(yī)生。醫(yī)生也給我開了些補藥,但吃了一段,仍時有暈厥,并 伴隨煩躁,經(jīng)常和老公發(fā)脾氣,兩口子逐步進入冷戰(zhàn)狀態(tài)。

為此我也很焦慮,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去上成長課,才找到了病根:

在家庭心理劇中,作為案主,老師讓我挑選家庭中的重要成員,于是我在同學中挑選了父母 (包括生母和現(xiàn)在的母親)和姐姐?!氨硌荨边^程中,我驚人地發(fā)現(xiàn),我在承襲生母的規(guī)律 ,姐姐在承襲現(xiàn)在母親的生活方式――我是一個工作狂,正如生母爭強好勝的做法;姐姐辭 職在家,正如現(xiàn)在母親過早地離職……但這是為什么呢?

  咨詢過程:

老師:女兒向母親學做女人,是天性。針對于你的家庭,由于你與親生母親生活的時間比較 長,她的生存觀念被你全部接受,于是你就是她的一個“翻版”。而姐姐被送到外婆家后, 就很少見到母親,與她接觸最多的女人,就是后媽,于是,在日常生活過程中,她也將后媽 的特質(zhì)承襲下來。

案主:這一切,怎么我們一點感覺也沒有,但都像事先早已安排過似的?

老師:因為這都是下意識的活動,顯意識是無法感知的。而下意識是主導行為的,行為就是 :我在忙碌,姐姐在“退休”。

案主:下意識,怎么做才能掌握它的規(guī)律?

老師:安靜下來反觀自己,感覺自己的呼吸、脈搏、心跳等等,這樣做久了,就會定下來, 自己及自己的所作所為也就變得清晰了。那時候,你自然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因為 你已經(jīng)主導自己的思維了。

案主:我在學媽媽,也能通過這個方法觀察出來嗎?

老師:不必刻意設定題目,只要去做就可以了,最好不要念頭。

案主:這是不是有點像打坐。

老師:沒有經(jīng)過專門訓練,一般人到不了打坐那樣的境界,那也是為了讓自己清靜下來,其 實那是最直接的一種心理自療方法,有德行的禪師就是最好的醫(yī)生和老師。

案主:如果我靜不下來怎么辦,是不是就解決不了家庭問題。

老師:配合安心調(diào)養(yǎng),只要看到自己在效仿親生母親就可以了,認識自己本身,就是一個飛 躍,不必去設想結(jié)果。

案主:那我是否能勸勸姐姐,告訴她您的話。

老師:順其自然吧,問題不在于你們在效仿誰,而是看現(xiàn)在的生活質(zhì)量是否讓自己滿意,是 否讓家人開心、健康。如果這個效果達到了,形式就不那么重要了。

  心理分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