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年二月十日
我是收藏印章石的,有二十多年的經(jīng)驗了。十年來少收,但見到印章石必定好奇地看一下。那天在深圳路旁見一舊石章,花痕累累,但完整,沒有無可挽救的破壞。表面滿是污跡,但石質(zhì)軟,指甲不入,有好石的第一個條件。污跡蓋的可見通透,是凍石,也依稀可見是深黃,石以黃為貴也。正在懷疑,出售的婦人說 “先生,快過新年了,出個價吧?!薄岸鯓印 彼饬?。
拿石章回家后,用我懂得的方法清洗整理,面目露了出來。是方章,溫潤,高七點五公分,寬二公分??隙ú皇前土?,不是昌化,不是青田,余下來的只可能是壽山。但除了田黃,壽山很少見到類似的石。是田黃嗎 不可能吧。有一絲格紋――無格不成田――不否定是田黃。石內(nèi)很多蘿卜絲紋,但不太像田黃那種。有靈氣??戳艘徽?,不能排除是田黃。大事翻新可能定案,但恐怕會把石上的字磨得不清楚了。
石章底刻上“一目了然”四個字,工不精 “目”字看來過大,把“然”字推得不夠位置。章身的兩面刻四行字,補上標(biāo)點讀如下 “江平風(fēng)盡生,鏡面渺千里。丁卯三月八日,張大千自刻?!睍ü艠?,好的,不像常見的大千先生的字,但我知道他年輕時寫過多種字體,石章所見與他早期的相似。那兩句詩甚具大千風(fēng)格 拙中帶雅,似通非通,不懂亦懂?!白钥獭钡哪莻€“自”字,可能指是自己的詩句,也可能早年少刻章,這次自刻作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