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其實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基本能力,但是要啟發(fā)這個基本的天性,仍要通過有計劃性的訓練,身體力行,才有機會投資致富,達到財務自由的理想境界。
我認為“計劃性的訓練”,重點在于“克服恐懼、控制情緒”,不盲目跟風,其次才是增加投資理財的知識與學會操作技巧。
正確的投資方法,應該是利用閑錢,長期投資在穩(wěn)健的標的物之中,利用復利的效果,逐漸累積財富。定期關心投資報酬率的起伏是必要的,但是不必每天緊盯著大盤,短線進出。
不過大多數的投資人普遍來說比較欠缺耐心,總認為低買高賣不斷來回操作股票比較容易賺到錢,因此,投資的周轉率相當高,甚至把應該長期投資的基金都當成股票短期進出。很多人購買第一支股票的理由,幾乎都是受到親友、客戶經理、媒體的慫恿,看到哪支飆漲就馬上進場,卻對于標的物的內容一問三不知,最后落到套在高點、為人抬轎的下場,自然也就不意外。然后這種人就會對外宣傳股票投資的可怕,讓其他沒有嘗試過投資的朋友心生恐懼,不敢輕易嘗試,爾后只愿意把資金存在銀行,讓通貨膨脹侵蝕定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