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春天,我的外婆病重住院。她是個九十四歲的老人了,離開是必然的。在她住院的那兩個月里,她的子女們都不分晝夜的陪伴著她,而作為她第一個外孫女,我卻因為工作,不能到醫(yī)院陪床。我日夜加班,在完成一個項目。我覺得她不會那么快就離開的,她的身體多么好,她多么慈愛,她再等一等吧,只要我手上的工作結束了,我就去看她。
四月末的一天,我請好了假,來到了醫(yī)院。外婆已經不認識人了,只是昏沉沉地躺著。我和舅舅聊了一夜的往事,包括外婆的,包括她的父親的,種種追憶不可過往,而今日之人,亦令人神傷。大約早上七點多,舅舅去樓下買早點,護工也下班了,我一個人坐在外婆身邊,突然,我看到她的表情變了,那是一種說不出的心靈感應,我猛地跳了起來,沖出了病房,用變了調的聲音嘶聲大喊:“醫(yī)生!醫(yī)生——”
醫(yī)生和護士們沖了進去,我獨自站在住院部的走廊上,我知道一切都結束了,這是外婆的最后一夜,也是她最后的一個清晨。二十分鐘后,醫(yī)生走了出來,他剛要說話,我便點了點頭,他默契地保持了平靜,朝旁邊挪了一步,讓我走了進去。
我注視著外婆,她已經走了,接著護士問我,需要找人幫她擦洗身體,整理遺容嗎。我說不用了,我自己來。護士默默地幫我打來一盆熱水,和我一起幫外婆脫去了衣衫。她就像一個巨大的嬰兒,無聲地躺在病床上。我仔仔細細地幫她擦洗著身體,她的身體還有一點溫度,但是有點僵硬。她一共有四個兒女,還有多個孫子孫女,她一定幫她所有的孩子們都洗過澡、穿過衣。我何其有幸,能在她人生最后的旅程,為她洗一次澡、穿一次衣。
我何其不幸,在她人生最后的幾個月,只陪伴了她最后一天。
我犯了一個不能挽回的錯。都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那么什么工作能和外婆相比,讓我在那兩個月中,不能時時地探望。
兩個月后,同樣九十高齡的外公也離開了人世。這兩位生于民國、長于民國的老人,帶著他們一生錯綜復雜的故事,帶著他們一生給我的關愛,離開了我。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就經常想,什么時候好好地采訪一下外公外婆,詳細地問一問,那個年代里都發(fā)生了什么。不要在過年的時候,或者家庭聚會的時候,聽他們講故事,而是仔細地采訪,詳細地詢問,用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把他們的資料收集起來。
多么好的想法,可惜我沒有做,因為他們太健康了,他們的身體太好了,我一直覺得他們能活一百歲,不,也許是一百二十歲。他們怎么會死呢,他們應該不會死啊。
我想起外婆一看民國的電視劇,便會說:“我們那個時候不是這樣穿衣服的,我們那個時候不是這樣的?!蔽蚁肫鹜夤f:學生學生,就是一生都要學習。我想起外婆的父親作為第一代同盟會會員,阻止外婆裹足,并毅然將她送往女子學堂。我想起外公的舅舅作為民國最后的中央法院院長,也沒有能夠讓外公去往臺灣,他因為外婆留在了大陸,并且用一生的時間,去追尋他書法藝術的夢想。
我想起了太多太多,我在心里默默的發(fā)誓,我要寫一部真正的民國小說。無論是精神氣質,還是一穿衣、一吃飯,都是外公外婆那個年代里的民國。我要為他們還原,要為他們,還有很多在那個亂世之中敢于堅持自己,敢于直面人生的人們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