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以誠為本(5)

李文戈升官記 作者:孫浩


吃過飯已經(jīng)是三點多鐘了。柴富說要回去了,再晚了,天黑了,山路不好走了。于是,他們和鄉(xiāng)領導,和潘為國告別。

在回來的車上,柴富像領導一樣下達了命令:“文戈,材料你先寫吧,根據(jù)縣里的材料,再加上鄉(xiāng)里和老潘本人的口述,盡量往好上寫,寫完了我再看一看,把把關?!?/p>

文戈說:“我總覺得好像還有許多東西沒收集上來,憑現(xiàn)在這些材料,恐怕寫不好。”

柴富有些不高興地說:“我們該做的都做了,他不積極配合,我們有什么辦法。你就抓緊寫吧。明后兩天你不用上班了,科里太亂,你就在家里寫吧。我明天到班上和科長、局長說一聲?!?/p>

文戈想想,沒再說什么,點頭答應。

文戈在家用了兩天時間把文章寫好,上班后交給了柴富。柴富認真看了一遍,一個字也沒有改。只是掏出筆,在文章的結尾處寫上了:作者:柴富、李文戈幾個字。

他一個人拿著稿子,高高興興去局長室了。回來的時候滿臉是笑,嘴里還哼著曲子。

下午剛上班,局長拿著稿子來到了科里,開口就說:“這個稿子不行。一點也不生動,也不感人。好像他沒做什么事一樣。你們是怎么調查的?”局長的臉上沒有一點笑容,語氣里充滿了不滿意。

柴富一看局長嚴肅的面孔,有些害怕了,他用手指著文戈說:“文章都是他寫的,我沒來得及細看呢。”

這時科長進來了,看局長不高興,馬上批評道:“你們工作也太不認真了,這樣重要的工作,一把局長親自交辦,你們怎么能糊弄呢?”他用十分不滿意的目光掃視著文戈。

文戈張張嘴,想說什么,可又什么也說不出來,他只好把頭低下,小聲道:“我,我沒寫好,怪我。”

柴富這時開口了:“也不能全怪文戈。那個潘為國一點也不配合,什么也不說,問十句回答不上一句,我還沖他差點發(fā)了火,一點也沒文化,還趕不上一個好農民。”

局長掃了一眼柴富:“還是你們工作不細,調查得不夠。他不說,你們可以多了解他幫助過的那些人呀,六道嶺村那個五保戶,你們去了解了嗎?”

“沒有?!蔽母耆鐚嵒卮?。

“局長批評得對,還是你們工作不細。年輕人嘛,沒有經(jīng)驗,知錯就改。給你們倆時間,繼續(xù)去了解吧。一定要把文章寫好。”科長在關鍵時刻發(fā)話了。

局長點點頭,沒說什么,把文章往桌上一放,走了。

文戈覺得,這次失敗的原因不是什么文筆不好,而是了解得不夠,掌握得不多,對人物沒有吃透。他決定第二天還去苦水鄉(xiāng),而且要多住些日子,一定把情況了解清楚。他給自己準備了十多天的行裝,還帶足了生活必需品。

柴富說,我手頭干部調配的工作太忙,不能去農村住那么久。他答應出車把文戈送去,他隔三差五地去看看,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難他全部幫助解決。

文戈聽完笑了笑,他是臨時的領導,他怎么決定都行。

文戈第二次去苦水鄉(xiāng),就在那里住了下來。

第二天,他讓鄉(xiāng)干部領著他去了六道嶺村。真是爬了六道嶺,走了四個多小時,到了這個在半山腰上的小村落。在一個破舊的平房里,他見到了六十多歲,身體有病的五保戶孟大爺。那天晚上,他和孟大爺住在一個炕上,聽孟大爺哭著給他講潘為國二十一年幫助他的感人事跡,一樁樁、一件件。老人哭,文戈也哭,邊哭邊記,他想象不出,像潘為國這樣的干部,還不是共產黨員。

接下來,他又走訪了大溝村、小溝村、河沿村等十幾個村子,接觸了潘為國幫助過的二十幾個人。每一次聽被幫助者流淚的講述,文戈都受到了一次心靈的強烈震撼。潘為國二十一年,幫助了全鄉(xiāng)幾十個五保戶,為十四名五保戶養(yǎng)老送終,為二十幾個失學的孩子捐資助學,幫助三十幾戶困難家庭建起了新房,為十幾個殘疾兒童送去關愛。他默默無聞,不叫苦,不叫累,把黨的溫暖送到了每一個大山深處的困難家庭。

幾天來,文戈已經(jīng)記滿了六七本筆記。那里面有事跡、有感言、有體會,記得滿滿的。

臨行前,文戈還覺得有一件事必須要辦,在他的強烈要求下,潘為國領他去了他的家。

這是村里最破舊的房子。屋里的擺設除了一臺黑白電視機什么都沒有。潘為國的妻子有病在床,一個上中學的孩子還穿著帶補丁的衣服??吹竭@一切,文戈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能是以淚洗面。他把兜里所有的錢全部掏出來,塞到炕上的枕頭底下,他哭著跑出了潘為國的家。

在回來的汽車上,柴富笑著問他這次了解得怎么樣?文戈點點頭,沒有回答。

柴富又問他,為什么眼睛紅紅的,有點腫?文戈想想說,可能是水土不服。

這天晚上,文戈徹夜不眠,他根據(jù)采訪到的這些純樸的、生動的、感人至深的素材,含淚激情寫下了一萬余字的報告:大山深處的好干部――潘為國。

第二天,他又根據(jù)這些素材,分別寫出一篇長篇通訊和一篇報告文學。

第三天,他把這三篇稿子直接送給了局長。

一個月以后,長篇通訊《大山深處的好干部――潘為國》在市報頭版頭條發(fā)表,并配有編者按。市電臺、電視臺都同時進行了轉載報道。報告文學在省報副刊上發(fā)表。潘為民的事跡報告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有關文件引用。過后不久,市委在進一步調查了解的基礎上,做出了向潘為國同志學習的決定。隨后,又組織了先進事跡報告團。李文戈被確定為報告團成員,但文戈推脫有事,讓柴富到各地做報告了。因為在所有文章、報告和材料上都是這樣署名:作者:柴富、李文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