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別人的揶揄一樣,周冠軍對自己的名字有些意見。
如今,滿世界的“周冠軍”,向著“月冠軍”、“季冠軍”、“年度總冠軍”進軍,而他,卻只能止步在“周”冠軍面前,這全仰仗于自己的父母。當年,父母只想著讓兒子當冠軍拿第一,忘了他必須姓周了,也可能或許沒忘,完全屬于始料未及,他們想不到,此“周”和彼“周”,會在二十多年后發(fā)生了關聯(lián),并且此關聯(lián)叫他們的寶貝兒子,時不時地就被人拎出來說事。
有意見也是白有意見,就是有意見也沒辦法向父母發(fā)難,父母當年完全是一片好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拿幾個第一呢?誰叫生他的時候沒有電視呢?沒有電視,就意味著沒見過電視娛樂節(jié)目,沒有電視娛樂節(jié)目,就可能不知道有那么多的選秀,更進一步說,就是不知道有那么多的“周冠軍”。周冠軍不止一次地想,要是當年父母知道,若干年后這個“周冠軍”是給別的冠軍墊底的,估計就會對這個“冠軍”表現(xiàn)冷靜一些。
關于自己的名字,周冠軍的師弟,報社記者關放,曾經(jīng)跟他有過一段推心置腹。有一天,關放揪住他,態(tài)度誠懇地說,求求你千萬別改名字。周冠軍被關放說得發(fā)了愣,問誰說我要改名字了?關放完全不理睬他的問題,拉住他開始滔滔不絕。
關放說,我知道,你的心情我完全知道,頭上頂著冠軍,要當不了那個冠軍,心情必定受折磨,不過我最近研究的成果顯示,人的名字有暗示和牽引的作用,比如我發(fā)現(xiàn),那些叫點點的人,不管他的父母身材多高大,他自己就是長不大個頭,還有,那些名字里有雪啊冷啊霜啊的女孩,生活里愁事就多眼淚就多,你再看看那些國家領導人,名字絕對如雷貫耳,不如雷不貫耳的,也絕對有講究,基本上暗合了個人的性格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