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效運用戰(zhàn)略方案框架的四個前提條件(1)

一張圖表解決所有商業(yè)問題 作者:(日)神田昌典


首先,面對初次見面的人,業(yè)務員如果在咨詢服務的名義下使用解決問題的框架,容易造成反效果。因為,如果這份策劃沒有非常精確地把握人的心理,它就容易加深顧客對于購買行為的抵觸心理。

如果是經營者付費給經營管理顧問,委托他們對公司的經營狀況進行診斷分析,客觀的分析是受歡迎的。但是,其他公司的業(yè)務員與客戶的關系僅僅是碰巧互相交換了名片而已。如果突然聽到分析——那在邏輯上越正確——顧客心里的反彈就越大。如果對方不想聽您的意見,您那符合邏輯的提案對他來說就變成強行推銷了。

實際上,策劃專家并不會帶企劃書給初次見面的人。我曾經問過某位企劃大師:

“老師,您在營銷的時候會帶上企劃書嗎?”

老師毫不猶豫地做出了回答。

“怎么可能呢!怎么會帶去呢?你還不知道對方尋求的是什么呢,怎么可能做出優(yōu)秀的企劃?”

對于營銷來說,第一步是認真傾聽客戶的聲音。在深入理解客戶的需求之后,我們才能開始制作提案。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建立了信賴關系,才能得到深層次的信息,進而有可能得到深層次的提案。如果只是粗淺地做了一個框架,用它對客戶的事業(yè)進行分析與判斷,這種企劃反而會推遲建立信賴關系。

其次,負責實際業(yè)務的人使用面向經營者和經營骨干的框架時也應該要注意。并不是說完全不能用框架。框架本來應該是用于制定長期戰(zhàn)略的思維工具,所以對于負責實際業(yè)務的人來說幾乎是沒有使用它的機會的。但是既然學習了就想要運用一下,這也是人之常情。于是人們就開始為了運用框架而分析,這已經脫離了本意。

比如說,剛開始學習框架的商人在策劃時常常想使用的是圖表2-1所列舉的SWOT分析法。這個分析法的目的是把握整個社會與業(yè)界的長期趨勢,重新研究企業(yè)的長期戰(zhàn)略。有這么一種說法,負責實際業(yè)務的人如果考慮到三年之后的事情都會被嘲笑。所以實際業(yè)務負責人用SWOT分析法也很難得到有意義的結果。盡管如此,為什么人們依然頻繁地使用SWOT分析法呢?我推測這或許是因為它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SWAT(洛杉磯市警察局特種裝備與戰(zhàn)術小隊)而比較好記憶吧。

負責實際業(yè)務的人開始學習各種框架之后,接下來產生的典型問題就是“策劃戰(zhàn)略方案時,該用哪個框架?又是按照什么順序呢”?比如說在市場營銷方面的著名框架——4P營銷組合( Product “產品”、 Price “價格”、 Promotion “促銷”、 Place “渠道”),如果單獨使用,就無法得出有效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為什么這么說呢?這是因為根據目標客戶的不同,要考慮的信息也就完全不同。這也就意味著4P營銷組合必須在3C分析法之后進行。

框架是各種立場的經營管理顧問與學者,根據各種不同情況,經過三四十年開發(fā)出來的理論結晶。其結果就是各種框架都混雜在了一起。據說,即使是經營管理顧問和廣告代理商的企劃負責人,要想靈活自如地使用它們,也要花2年時間。而在普通的商業(yè)活動中,負責人如果想在日常工作中充分運用框架,就必須要有進行長期培訓的思想準備,因為那等同于在公司內部培養(yǎng)經營管理顧問。

【流程】整理、分析事實

您也許會問:策劃戰(zhàn)略方案時為何使用框架?那是因為我們要運用框架來整理復雜的信息,找出癥結所在以及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案。但這樣就產生了知識社會的兩個困境。

第一個困境,就是在知識社會中,如果一個市場的信息容易整理,就說明它缺乏魅力。而能夠用框架進行市場分析,就說明市場里已經存在若干個競爭對手。也就是說,要進入市場就會被拿來和競爭對手比較。在下一章我們會說到,在知識社會中特地選擇一個被比較的位置是極度愚蠢的舉動。在知識社會中,顧客在購買商品之前幾乎都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被比較的商品就會陷入價格戰(zhàn),它的利潤將無窮小、趨于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