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方法之所以是獨一無二的,是因為設計時考慮到了既利用有意識思維,也利用無意識思維來恢復人根本性的睡眠周期。由于利用了人的兩種意識,這個方法的效率就增強了一倍。我現(xiàn)在來為大家講一講人的這兩種不同意識。
有意識思維
有意識思維是指人每天都積極主動和有意識進行的思考。這是人內在的聲音,就是你稱為“我”的那個聲音。可是,有意識思維固然有用,卻受到很大局限,能做的事情只有那么多。研究顯示,它每次只能維持少數(shù)幾個概念。正是這個原因,人一生全部的有意識思維,都需要另外那個更大的無意識思維的力量和能量來協(xié)助。
無意識思維
無意識思維是人體中起重大作用的那部分思維,它是最終控制我們行為每一個方面的那部分職能。它使人的心跳、大腦的思維以及人的身體保持健康狀態(tài)并充滿能量。它存儲并運行日常生活中自發(fā)行為的所有“程序”。
無意識思維就好像是大腦的“自動導航儀”,使我們能同時做好幾件事情,而并不需要把精力一次性集中在所有事情上面。例如,我們小的時候,為了學會如何系好鞋帶,我們需要利用有意識思維集中精力。但一旦我們的無意識思維已經掌握了系鞋帶的各個步驟,它就能引導我們的雙手,再不需要我們特別注意每一個步驟了。
這些程序(“習慣”)非常有用,因為它們解放了我們有意識的思維,因此可以讓它去做別的事情。學駕駛的時候,我們需要學會好多具體的步驟,比如掃視路面、打燈、加油、剎車、轉向等等。我們練習每個動作,并把一系列感知與步驟變成自動程序,此時,無意識思維就會把駕駛中的具體動作接過去,我們只需要監(jiān)督整個過程就行,而不必思考如何加油、如何轉向或打燈。我們只需要坐進汽車,思考往哪里去就行。假如發(fā)生不尋常的事情,或者出現(xiàn)危險情形,我們會立即作出反應,因為我們此時并不需要思考如何剎車、轉向或加油。這些事情我們現(xiàn)在都是不假思索地自動完成的。
學會駕駛是很不錯的一件事情,但是,隨之獲得的那些習慣卻沒有多大用處。因為無意識思維只需要通過重復就掌握了那些習慣,而不管我們是否真的想要學習這些習慣,人學會并養(yǎng)成一種壞習慣,完全有可能是偶然發(fā)生的。事實上,失眠就是這樣的,它是一種習慣。
沒有人故意要養(yǎng)成失眠的習慣。失眠并不意味著人就瘋了,就變成壞蛋,或慘不忍睹。人有了失眠的習慣,完全是偶然所致。不幸的是,許多人并沒有意識到這個習慣完全可以改過來,他們也不明白這個事情其實很簡單。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我們會利用這個睡眠改善法,到時大家就會明白這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