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快樂是自己給自己的(2)

做一個快樂的職業(yè)人 作者:鄧代玉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發(fā)現,快樂的人更容易獲得事業(yè)成功。該研究科目的帶頭人索尼亞說:“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快樂的人經常會有積極的情緒,這種情緒能夠激勵他們更主動工作,接受新的知識。當他們覺得快樂的時候,會覺得很自信、樂觀、精力充沛,這樣會使他們更有親和力。”

從心理學的角度,這個研究結果是有道理的。具有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人,能夠更好地把有限的心理能量投入到外界建設性的事務中去,能夠更自然地開展工作,更大地釋放自己的潛能,提高工作效率,這對于取得成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而那些不快樂的人,消極的情緒會降低工作效率,而消極情緒背后的心理沖突常常會大量消耗有限的心理資源,“內耗”大了用于從事建設性工作的精力自然就會減少,如同電腦被病毒感染以后,CPU的系統資源大量被占用,正常的程序自然就會運行緩慢和容易“死機”。

如此,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快樂呢?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樹立熱愛工作的態(tài)度,讓我們勇往直前吧,無論多大的風雨我們都不怕,因為快樂是自己給自己的,我們有權掌握自己的快樂砝碼!我們可以做到,我們會以微笑詮釋我們的快樂!

其次,學會自己給自己快樂的方法。

有人會說了,誰不想讓自己過得快樂點啊,我們也知道自己快不快樂關鍵在于自己的心態(tài),自己的態(tài)度,可是我們就是沒有辦法說服自己,讓自己快樂,我們總是感覺有好多事情讓自己不快樂,我們該怎么辦呢?

專家指出,要想讓自己在職場中快樂,必須從自身的修煉做起,如此鍛煉自己的意念,你一定會快樂起來的,快來看看吧!

1?“假裝快樂”調整情緒:自己給自己找快樂

悲傷的情緒會導致人體新陳代謝減緩,所以人在悲傷的時候往往精力衰退,興趣全無。“假裝快樂”是一種快速調整情緒獲得快樂的方法,雖然治標不治本,但的確有效。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人類身體和心理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整體。某種情緒會引發(fā)相應的肢體語言,比如憤怒時,我們會握緊拳頭,呼吸急促,快樂時我們會嘴角上揚,面部肌肉放松。然而,肢體語言的改變同樣也會導致情緒的變化,當無法調整內心情緒時,你可以調整肢體語言,帶動出你需要的情緒。比如你強迫自己做微笑的動作,你就會發(fā)現內心開始涌動歡喜,所以假裝快樂,你就會真的快樂起來,這就是身心互動原理。

2?行為獲得快樂

專家指出,這種快樂感受還可以通過行為獲得,當你情緒壓抑的時候可以找個地方嘗試一下“笑功”的功效:先站直,然后身體前屈90度,再后仰10度,并配合喊出“哈哈哈哈”的聲音,動作和聲音力求夸張,連做六次,前后對比就會有不同感受。相信你做完就不那么郁悶了!

3?修身養(yǎng)性

以上兩種方法都治標不治本,能否發(fā)自內心真正快樂,還要看自己本身的工作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也就是說,如果你自己沒有一個好的、積極向上的工作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即使工作或生活在一個快樂的集體里面也是無濟于事的。

這些說著容易做起來就難了,每個人的性格、脾氣、承受挫折的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可能有些人天生看事情就比較悲觀容易往壞的方面想。因此,我們要修身養(yǎng)性,學會熱愛生活,熱愛工作;融入工作環(huán)境,融入工作群體;學會簡單,學會寬容,不斤斤計較;與人為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