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初立世子,是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親手選定了劉基、章溢、葉琛、宋濂4位當時名儒為其老師。同年冬天,令朱標以長子身份,回鳳陽老家祭祀祖先,行前諄諄教誨,要朱標“訪求父老,知我創(chuàng)業(yè)之不易”??梢?,早在大明開國前,眼光長遠的朱元璋便利用各種機會,對其悉心培養(yǎng),寄托厚望。
而從朱元璋的“培養(yǎng)”方式看,我們不難了解朱元璋期待的是一個怎樣的繼承人。臺灣學(xué)者李光濤對此的評價最為到位:朱元璋對于繼承人的期待,與他自比“漢高祖”分不開,在他打天下的每個步驟上,都事事以漢高祖為師,對于儲君的培養(yǎng)更不例外,戎馬一生的他,希望能培養(yǎng)出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開創(chuàng)屬于大明朝的承平盛世。
而從實際情況看,確實如此。朱元璋為朱標禮聘的先生,多為當時的“大儒”,后來大明開國后,朱元璋更是費盡心思,在內(nèi)宮設(shè)“大本堂”,苦心搜羅各類圖書,并招攬?zhí)煜旅鍨橹鞓耸谡n,選拔青年才俊與之伴讀。他還制定嚴格的太子行為章程,讓太子舉手投足,待人接物,都要按照儒家禮法行事。但朱元璋并不想把兒子培養(yǎng)成“酸腐文人”,多次訓(xùn)誡宋濂等人要“用實學(xué)導(dǎo)之”,又選拔一批頗有政望的能臣干吏,擔任太子賓客,定期講解治國之道,其中就有我們前文提到的韓宜可。平日里“憶苦思甜”教育也抓得緊,經(jīng)常借用一切機會向兒子回憶創(chuàng)業(yè)時期的艱難,而擔任太子?xùn)|宮官僚的,是大明王朝開國時期的文武兩大支柱:文官之首李善長,武將之首徐達。
由此我們也可總結(jié)出朱元璋對“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寬宏仁德,禮敬賢臣,卻要治國有方,睿智通達,更要行為正派,體察下情,深味民生,與民休息??v覽之下,這實在是一個儒家思想里“仁君”的范本。
而朱標又做得如何呢,自被立為太子以來,他對宋濂等授業(yè)恩師始終禮敬有加,公開場合,常恭敬以“宋師”相稱,年節(jié)朱元璋給他的賞賜,必分出一份贈予宋濂,后來宋濂的孫子宋慎被揭發(fā)為“胡黨”,朱標更是傾力相救,“郭恒案”“空印案”等明初貪污大案株連甚重,朱標主張從輕,并為此和朱元璋爭執(zhí)。戶部尚書茹太素因奏章行文啰嗦,遭朱元璋責打,朱標為其說情,并連夜送金瘡藥和補品,寬慰道“此事乃卿之舊習,非卿之錯”。連弟弟秦王和晉王被控告“橫行不法”“圖謀不軌”,引得朱元璋大怒,還是朱標出面說情,幫兩個弟弟脫罪。甚至隨朱元璋外出巡視時,也時常將自己的食物分發(fā)給沿途缺衣少食的百姓,可謂深得民心。后來建文帝重臣方孝孺贊他“孝友仁慈,出于至性”“為人友愛,仁孝感嬰孩”,誠非虛言。
這是一個善良、寬容、友愛兄弟、學(xué)識淵博、禮賢下士的大明儲君。那么許多史料里說他“懦弱無能”“缺乏治國之才”,又是否是事實呢?
從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開始,22歲的朱標開始受命處理政事,朱元璋命令群臣“一切政事并啟太子處分,然后奏聞”,并傳授朱標處理國事的四要訣——仁、明、勤、斷。在這刻意的錘煉里,朱標未讓朱元璋失望,他悉心學(xué)習,勤于政事,遇事時常建議行“寬通平易之政”,雖屢遭朱元璋否定,卻也對其日漸滿意。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標受命出巡陜西等地,一路考察民情,獲益良多,歸京后又全力維護遭朱元璋囚禁的弟弟秦王朱樉。此后身染沉疴,于次年病逝。
一個從22歲開始就以儲君身份協(xié)助父皇處理政務(wù),且始終保持獨立見解,更累積豐富經(jīng)驗的太子,可見是具有相當?shù)闹螄芰Φ摹V劣谑凡唤^書的有關(guān)朱標的“軟弱”,倒是另有幾個鮮明對比的例子:一是洪武七年,朱元璋寵妃孫貴妃去世,朱元璋命太子領(lǐng)諸皇子著孝服服喪,朱標認為不合禮法,堅決拒絕,氣得朱元璋險些揮劍砍他。二是洪武末期,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朱標為此求情,朱元璋找了一根滿是刺的木棍叫朱標去拔,朱標不敢動手,朱元璋訓(xùn)誡道:“我殺功臣,就是要為你拔掉這些刺?!闭l知朱標毫不示弱,反駁道:“帝王是堯舜一樣的帝王,大臣才會是擁護堯舜的臣民?!币环捴卑阎煸皻獾帽┨缋?,又險些沖兒子揮拳動粗。
即使在明白了父親的殘暴,甚至可能面臨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依舊毫不退讓,堅持原則。綜上,朱標的形象終于清晰起來:一個寬厚仁德,博學(xué)多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為政寬容,仁愛兄弟,擁有豐富行政經(jīng)驗和能力,外柔內(nèi)剛的人。條條素質(zhì),完全吻合朱元璋對“接班人”的要求。這既是朱標自身的性格使然,也是朱元璋刻意培養(yǎng)的結(jié)果。若非英年早逝,繼位的朱標,很可能是一位堪比文景的仁君。
從朱標身上,也不難看到朱棣等人難入朱元璋法眼的原因。一直覬覦皇位且戰(zhàn)功卓著的四皇子朱棣,其性格幾乎是朱元璋的“翻版”。戎馬一生的朱元璋下定決心培養(yǎng)一個“仁君”繼位,特別是其在晚年意識到一生為政嚴苛而造成的種種弊病后,更堅定了這一選擇,從而毫不猶豫地將皇位的接力棒傳承到性情最接近朱標的皇太孫朱允炆手中。而朱棣等“叔王”們之所以不能成為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實在是應(yīng)了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