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共處的親和力并非一朝一夕便能營造而成,它是由許多因素共同構(gòu)成的,但最重要的是用體諒別人的心去學習成長,如此一定能得到眾人真心的喜愛。要達到這個目標其實也不容易,但先決條件就是摘掉面具,保持個性。而追名逐利的日子最容易使人喪失本性,失去自我,這時如果還不積極地調(diào)整自己的心理短板,就很難被別人認可了。
金圣嘆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文人,他滿腹才學,卻無心功名八股,安心做個靠教學評書養(yǎng)家糊口的六等秀才。在獨尊儒術(shù),崇高理學的時代風氣中,他偏偏鐘情于為正統(tǒng)文人所不齒的稗官野史,被人稱為“狂士”、“怪杰”。他對此全不在意,終日縱酒著書,我行我素,不求聞達,不修邊幅。當時有記載,說他常常飲酒戲謔,談禪說道,能三四夜不醉,宛然有出世之致。
清順治十八年二月清世祖駕崩,哀詔傳至金圣嘆家鄉(xiāng)蘇州,蘇州書生百余人以哭靈為由,哭于文廟,為民請命,請求驅(qū)逐貪官縣令任維初,這就是震驚朝野的“哭廟案”。清廷震怒,捉拿此案首犯18人,全部斬首。金圣嘆也是為首者之一,自然也在劫難逃,但他毫不在意,臨難時的《絕命詞》,沒有一個字提到生死,只念念不忘幾本書,赴死之時,從容不迫,口賦七絕?!肚灏揞愨n》記載,他在被殺的當天,寫家書一封托獄卒轉(zhuǎn)給妻子,家書中也只寫有:“字付大兒看,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傳,吾無遺憾矣?!?/p>
人生活在世間,能以本色天性面世,不費盡心機,不被那些無謂的人情客套、禮節(jié)規(guī)矩所拘束,能哭能笑,能苦能樂,泰然自在,怡然自得,始終保持自己的個性特征,豈不是一件樂事?而喪失個性者,迷失在茫茫人海中,為短板所累,卻不思改變。
歷史上,凡是有思想的人都是個性十分鮮明的人,沒有個性便沒有創(chuàng)造力,更沒有主見;沒有獨立的人格,也就不會有什么深邃的思想。每個人的個性都會有所不同,但保持自己獨特的個性,正確地認識、分析自己,揚長避短,就一定會贏得大家的尊重,同時也會有助于你事業(yè)的發(fā)展??梢?,及時地清除喪失個性這個短板是非常有必要的。
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曾說過:“你是獨一無二的。”這才是最高境界的贊美。
11偏激讓人發(fā)昏,終會誤了大事
偏激,是為人處世中的一個不可小覷的短板,這也是人常易撞入的一個人生陷阱。
三國時代,漢壽亭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是何等英雄氣概。可是,他致命的弱點就是偏激。當他受劉備重托留守荊州時,諸葛亮再三叮囑他要“北拒曹操,南和孫權(quán)”??墒牵攨侵鲗O權(quán)派人來見關羽,為兒子求婚。關羽一聽大怒,喝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總是看自己“一朵花”,看人家“豆腐渣”,說話辦事不顧大局,不計后果,終于導致了吳蜀聯(lián)盟徹底破裂。最后刀兵相見,關羽也落個敗走麥城、被俘身亡的下場。本來,人家來求婚,同意不同意在你,怎能出口傷人。以自己的個人好惡和偏激情緒對待事關全局的大事,這本來就是一種致命的錯誤,導致失敗的結(jié)局也就在所難免了,可見偏激這一短板是人生的致命傷。
假若關羽能克制偏激的短板,不意氣用事,那么吳蜀聯(lián)盟也許不會遭到破壞,荊州可能也是另外一種局面。關羽不但看不起對手,也不把同僚放在眼里,目空一切。名將馬超來降,劉備封其為平西將軍,遠在荊州的關羽大為不滿,特地給諸葛亮去信,責問說:“馬超能比得上誰?”老將黃忠被封為后將軍,關羽又當眾宣稱:“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關羽連馬超和黃忠都看不起,其他人就更不放在眼里了。一些受過他蔑視侮辱的將領對他既怕又恨,以致當他陷入絕境時,眾叛親離,無人救援,促使他迅速走向滅亡。
現(xiàn)實生活中,凡不能正確地對待別人的人,就一定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如果能稍微克制偏激的短板,真誠、客觀地面對人和事情,肯定會有所成就的。而有些人見到別人做出成績,出了名,就認為那沒有什么了不起,甚至想盡千方百計詆毀貶損別人;見到別人不如自己,又冷嘲熱諷,借壓低別人來抬高自己;處處要求別人尊重自己,而自己卻不去尊重別人;在處理重大問題上,意氣用事,我行我素,主觀臆斷。像這種不懂克制偏激短板的人,干事業(yè),搞工作,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在社會上恐怕也很難與別人和睦相處。
不克制偏激的短板,就會導致人們在看問題時總是戴著有色眼鏡,以偏概全,固執(zhí)己見,鉆牛角尖,對人家善意的規(guī)勸和平等的商討一概不聽不理。偏激的人怨天尤人,牢騷太盛,整天抱怨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只問別人給他提供了什么,不問他為別人貢獻了什么。
偏激的人缺少朋友。人們交朋友喜歡同聲相應,意氣相投,都喜歡結(jié)交博學而又謙和的人。那種老是以為自己比對方高明,開口就梗著脖子和人家抬杠,而不懂得克制自己的短板,明明無理也要攪三分的主兒,是根本交不到朋友的。
其實,偏激是一種心理疾病,是一種性格上的短板,它的產(chǎn)生源于知識的極端貧乏,社交意識上的自我封閉,思維上的主觀唯心臆斷等等。
對此,只有對癥下藥才能醫(yī)治。要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增長自己的閱歷,多參加有益的社交活動,同時,還要掌握正確的思想觀點和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克服這種“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偏激心理,也才能真正地消除這種令人厭惡的短板。
一個人有主見,有頭腦,不隨人俯仰,不與世沉浮,這無疑是值得稱道的好品質(zhì),但是還要以不固執(zhí)己見,不偏激執(zhí)拗為前提。無論是做人還是處世,頭腦里都應當多一點辯證觀點,而不是一味地偏激行事,嚴重忽視自己的性格短板。死守一隅,坐井觀天,把自己的短板當成寶貝至死不渝,這也是做人處世的人生陷阱。